五年级下册通分手抄报五年级下册手抄报
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
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
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
2班数学思维导图手抄报作品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孩子们继续加油
七下数学北师大版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手抄报 五下数学手抄报
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
二小学五3班数学手抄报展 写美篇只有知识长廊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
关于五年级知识梳理手抄报 五年级手抄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手抄报五年级数学手抄报
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
二小学五3班数学手抄报展 写美篇只有知识长廊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初一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手抄报
二小学五3班数学手抄报展 写美篇只有知识长廊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五年级数学手抄报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大全
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问题,并会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2、能做到有序、多角度去观察,并在经历中发现规律。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体会归纳、替换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8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记录卡,纸板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运用方法
1、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组立体图形,看谁能最先看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有8个小正方体)
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吗?
2、师:看来仅有观察还是不够的,还要在观察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推想,把你视线所及看不到的在脑海中想到,才会得出正确结论。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用观察和推想这两种方法来探索《露在外面的面》(板书课题)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师(请看大屏幕):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墙角,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哪几个?
2、师:继续看大屏幕,这有几个小正方体?
(学生可能回答:有4个小正方体)
师:它有几个面露在外面?你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露在外面的有9个面。上面的小正方体有3个面露在外面,前边的小正方体也露出3个面,右边的小正方体也一样,3+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
师追问:不是有四个小正方体吗?你怎么只数了三个?
(学生可能回答:有一个小正方体的面全被挡住了,一个也没露出来,就不用看了)
师生一起按照上面、左面和右面的顺序数露在外面的面。
师:他是这么数的,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
(学生可能回答:我先看正面,一共有三个小正方形;再看上面,也有三个小正方形;再看右面,也有三个小正方形。3+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师:谁听清了,他是怎么数的?
(生重复方法)
师生共同按这一方法数。
可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看左面,也不看下面、后面?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那三个面都被挡住了。)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方法是按小正方体的个数一个一个数的;第二种方法是从不同方向看的,先看上面,再看前面、右面)
师(边演示边总结):第一种是逐一观察每一个小正方体,把他们露出来的面的数量分别数出来,然后再相加;第二种是分别从露出来的三个方向看,正面、上面、侧面,从不同方向数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然后相加。不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
3、学生操作
师:这四个小正方体一起放在墙角,除了我们看到的这种摆法外,还可以怎么摆?想一想,与同伴交流。
师(结合板书)小结:都是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但由于摆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数也不同;即使露在外面的面数相同了,摆法还是不同。
三、合作探索,发现规律
师:刚才我们用4个小正方体随意摆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数有所不同。现在我们用几个小正方体,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摆,露在外面的面数会怎样变化呢?
1、出示合作提示
①小组同学商量、选择一种方式,之后按照这种方式有规律地摆(如横着摆、竖着摆……)。
②先由一个小正方体摆起,记下露在外面的面数;再逐个增加小正方体,并依次记录露在外面的小正方形的面数。
③边记录数据边观察,并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
师:你看懂提示了吗?有几个要求?
什么是有规律地摆?
2、小组合作探索,并填写记录单
小正方体的个数123456……
露在外面的面数
我发现的规律
3、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边说边演示,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并说说你们的发现。(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处理。)
预设:
(展示学生记录单)
小正方体的个数123456……
露在外面的面数35791113……
我发现的规律: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增加2个面
师:每次增加的都是这样2个面吗?你指指看。
师指着上面的面问:这个面不也在变吗?为什么它不算成是增加的面?
(学生可能回答:它虽然有变化,但是这个面没增加,原来的上面被盖住了,又露出一个上面,所以上面没变)
师:原来上面的这个面始终起到了替代的作用,它的个数始终没变,那么我们在数增加的面数时就不用考虑这个替代面了。
师(面向全班):现在,让我们一起看这个表格,如果按这种方式继续摆下去,摆8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多少个?10个小正方体呢?20个呢?你发现了什么?(也可以提示学生观察小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出的面数的关系)
四、练习巩固
1、基础
2、变式
3、拓展
五、小结
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难点);
2.经历探究过程,激发主动探索欲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谈话引入,出示放在墙角的包装纸箱图,让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2.顺势导入新课:露在外面的面;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将一个正方体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将四个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3.变换方法堆放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
4.将正方体1个、2个、3个…排成一层,引导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3N+2
5.引导学生探究竖放一排的规律:4N+1
6.引导学生探究多排多层规律:5N+4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练习二第4题
2.用正方体模型摆出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找出露在外面的面有什么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24页“到数”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1.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1)看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2)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每个方位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2.平放一排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3+2即露在外面的面=3n+2;
3.竖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4+1即露在外面的面=4n+1;
4.多排多层放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竖排数×5+4即露在外面的面=5n+4
教学反思:
1.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立足于“导”,积累探索图形表面积的经验;
2.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篇三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插图1,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墙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插图2,让学生观察4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并计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9)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0?1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牛吃草"问题的关键:
1.草场上原有的草量A
2.草场每天生长的草量B
3.牛每天吃的草量C
A+B*天数=牛的数量*吃的天数*C 小学奥数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公式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的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注:1.2008年10月取消了利息税;2.税率要根据题目而定,不一定是20%,但如果题目没有相关内容,则一般默认是20%)
本文来自作者[隽子伯]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ker.com/jke/341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隽子伯”!
希望本篇文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知识梳理手抄报 五年级下册手抄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五年级下册通分手抄报五年级下册手抄报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五年级第五单元知识盘点手抄报2班数学思维导图手抄报作品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孩子们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