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A:表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在取样长度内,沿测量方向(Y方向)的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RZ: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是指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Rp:表示最大轮廓波峰高度。
在取样长度内,最大的轮廓最高峰顶线和最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4、Rq:表示均方根粗糙度。
5、RSM:表示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的平均值。
扩展资料:
表面粗糙度评定依据
1、取样长度
是评定表面粗糙度岁规定一段基准线长度。应根据零件实际表面的形成情况及纹理特征,选取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特征的那一段长度,量取取样长度时应根据实际表面轮廓的总的走向进行。规定和选择取样长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和形状误差对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结果的影响。
2、评定长度
是评定轮廓所必须的一段长度,它可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由于零件表面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不一定很均匀,在一个取样长度上往往不能合理地反映某一表面粗糙度特征,故需在表面上取几个取样长度来评定表面粗糙度。评定长度一般包含5个取样长度。
百度百科-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标注方法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取样长度内轮廓上点基准线距离 (偏距)绝对值算术平均值,实际测量n有效数测量次数越多Ra越准确,Ra越大表面越粗糙。
2、微观平度十点高度Rz:
取样长度l内被测表面5大轮廓峰高平均值与5大轮廓谷深平均值之和,Rz和Ra比较测点少故Ra更客观反映工件表面实际情况。
3、轮廓大高度Ry:
取样长度内轮廓高峰和轮廓低谷之间距离。Ra能客观反映工表面实际情况常用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
扩展资料: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
零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用,应该既要满足零件表面功用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性。具体选用时,可参考生产中的实例,用类比法确定,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满足功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参考值,以降低生产成本。
2、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比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考值小。
3、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小的比零件尺寸大的表面粗糙度参考值要小,同一公差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参考值要小。
4、在同一零件上,零件的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参考值比非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参考值要小。
5、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容易引起受力集中的表面(如圆角、沟槽),其表面粗糙度参考值要小。
6、要求密封性和耐腐蚀的表面其粗糙度参考值要小。
百度百科—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标注方法介绍如下:
1、表面粗糙度(光洁度)符号及含义:
按国标标准在图样上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有五种,如下图所示
2、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有: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a的数值及取样长度l见表。
(2)轮廓最大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与轮廓峰底线的距离。
扩展资料:
表面粗糙度标注要求
(1)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应注在可见的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他们的延长线上;对于镀涂表面,可注在表示线(粗点划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2)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符)号,并尽可能靠近有关的尺寸线。 当地位狭小或不便于标注时,代号可以引出标注。
(3)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其代号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
(4)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号可以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其余”两字。
(5)对不连续的同一表面,可用细实线连接,只注一次表面粗糙度符号。对连续 表面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等)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代号只标注一次。
本文来自作者[凡阳]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ker.com/jke/353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凡阳”!
希望本篇文章《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有哪些?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RA:表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沿测量方向(Y方向)的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2、RZ: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是指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