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实词120个整理!急需

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 《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文言文实词善的顺口溜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动词)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副词)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副词)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动词)

  12.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动词)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数词)

13.诚

 1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名词)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副词)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连词)

 4诚心诚意(真诚,形容词)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带着)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介词)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名词)

 8欲不可从(放纵,动词)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名词)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名词)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名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形容词)

  17.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形容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副词)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副词)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18.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介词)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动词)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动词)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动词)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动词)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动词)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动词)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动词)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动词)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动词)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介词)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9.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动词)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动词)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动词)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动词)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20.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词)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形容词)

 10此言得之(对、合适,形容词)

  21.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23.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24.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责通“债”)

25.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这里 班娘娘今天画扇了吗

下期见见见~

120实用文言文

1. 文言文120个实词顺口溜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 ***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

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

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

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

“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

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 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 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 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十九、道 。

2. 惑的文言文实词

惑huò

1. 疑惑;怀疑。

例:《孟子?公孙丑上》:「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2. 糊涂,令人不解。

例:唐韩愈《与孟尚书书》:「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

3. 迷恋。

例:宋洪迈《夷坚丁志·临邛李生》:「元夕观灯,惑一游女,随其后不暂舍。」

4. 指迷惑。

例:清恽敬《读晏子一》:「其为书,浅隘不足观览,后之读书者未必为所惑。」

5. 迷失。

例:《汉书?李广传》:「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惑失道,后大将军。」

6. 乱,昏乱。

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苻坚﹞望山上草木,咸为人状。此即坚战败处,非八公之灵有助,盖苻氏将亡之惑也。」

7. 佛教称烦恼为惑。

例:《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

3. 语文易混字词的顺口溜

乱喊乱叫是呱噪,

乱发脾气是急躁,

身子脏了要洗澡,

天不下雨地干燥。

莫把呱噪当急躁,

一个动嘴一个跺脚;

若是洗澡成洗燥,

身上的泥总不能用火烧;

要是干燥成干澡,

究竟是旱还是涝?

辩辫瓣要分清,听我把它说分明。

唇枪舌战论不休,小小言旁藏里头。

麻花辫子粗又长,中央是个绕丝旁。

花朵瓣瓣开得鲜,一个小瓜悬中间。

遇上它们在一起,仔细端详看分明。

太阳出来天晴晴,小小池塘水清清,看景让人养眼睛。

今天天气晴, 有个好心情, 睁开大眼睛, 户外真风清

喝了不渴,渴了就喝,喝了就不知渴,渴了就必须喝.口渴就得喝,不喝就口渴,再渴还得喝,越喝越口渴.

清粼粼的水,青青的天,清水,青天,青天万里飘清云,云清清,水粼粼,天清,云清,水又清,一望无际的清水天.

常见文言文实词120个翻译

1. 常见文言文实词120个 的解释

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

2. 请朋友们翻译一篇文章120DAllherlife,mymothe

All her life, my mother wanted busy children。

It was very important that her house should remain at all times clean and tidy。 我母亲的一生,都在忙碌的应对她调皮的孩子们。

对她来说,时刻保持屋子的干净整洁非常重要 You could turn your hack for a moment in my mother' s house, leave a half-written letter on the dining room table, a magazine open on the chair, and turn around to find that my mother had put it back where it belonged,” as she explained。 如果在我母亲的家中,你留在桌上没有写完的信和椅子上翻开着的杂志,只要一转身,就会被我母亲收拾好放回原处。

My wife, on one of her first visits to my mother' s house, placed a packet of biscuits on an end table and went to the kitchen to fetch a drink。 When she returned, she found the packet had been removed。

Confused(疑惑的), she set down her drink and went back to the kitchen for more biscuits, only to return to find that her drink had disappeared。 Up to then she had guessed that everyone in my family held onto their drinks, so as not to make water rings on the end tables。

Now she knows better。 我妻子最初到我母亲家的一次 ,她把怡包打开的饼干放在桌边,去厨房拿杯饮料。

当她回来的时候,却发现饼干没有了。她奇怪极了,她把杯子放在桌上,再回到厨房去拿些饼干,可再回到桌前,她的饮料又不见了。

那时,她猜想一定是我的家人担心她的饮料会在桌上留下水印而拿走了。 而现在,她终于理解了其中的原因。

These disappearances had a confusing effect on our family。 We were all inclined to(有……的倾向)fetfulness。

And it was mon for one of us, upon returning from the bathroom, to find that every sigh of his work in progress had disappeared suddenly。 “Do you remember what I was doing was a question frequently asked, but rarely answered。

像这样,东西会“消失”的情况让我的家人们常常有些晕头转向。我们会变得很健忘。

你可能从浴室出来,却根本看不出,这里之前正进行到一半的工作的痕迹。 “你记得我刚才在干什么”成了大家最常问的一个问题,但是几乎不会有人能回答你。

这样的情况对在我母亲家中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太常见了。 Now my sister has developed a second-hand love of clean windows, and my brother does the cleaning in his house, perhaps to avoid having to be the one to hit his feet。

I try not to think about it too much, but I have at this later time started to dust the furniture once a week。 现在,我的妹妹也爱上了擦玻璃,我兄弟也会自己打扫自己的房间。

或许是为了避免使自己的物品“消失”。我呢,也不去多想,不过自那以后,我每周都会把家具擦拭一遍。

3. 求一些文言文字词

初中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

4. 谁知到初中文言文150个常用实词的解释,及在初中阶段学过的课文中

(按音序排列)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

本文来自作者[碧灵]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ker.com/jke/3686.html

(6)

文章推荐

  • 元气星魂灵心喜欢谁

    网上有关“元气星魂灵心喜欢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元气星魂灵心喜欢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翔峰。年龄:14岁生日:8月21日喜欢:灵心(莉莉安·阿斯嘉特)血型:B型星座:狮子座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冒险,勇敢,正义。身份:星魂队长

    2025年09月08日
    17
  • 美导怎样能让美容院的老板喜欢自己呢

    那么,作为一个?下店服务时怎样快速征服美容院老板呢?下面给职场美导分享一下心得和美导的工作方法,相信对各位美导是会有很大的帮助。老店回访:1、到店前首要做到形象整齐,着装:职业装(禁忌吊带,拖鞋、等)妆面:要求化淡妆,禁忌无精打采,第一印象就定了店家对你的认可度。2、进店后要主动沟通,表现出谦

    2025年09月08日
    16
  • 隔离霜是什么怎么用

    美食隔离霜是必备的彩妆产品,隔离霜主要有液体隔离霜、霜状隔离霜以及_喱状隔离霜这三种。隔离霜具有控油、保湿、调整肤色、遮盖毛孔、平滑皮肤、防晒等功能,实质上就是防晒霜或妆前乳。那么隔离霜如何选购?隔离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什么?下面是51Dongshi网隔离霜知识百科,为您介绍更多隔离霜相关内容,一起来

    2025年09月11日
    13
  • 男子举重的世界记录是多少-

    网上有关“男子举重的世界记录是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男子举重的世界记录是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男子56公斤举重世界纪录抓举:139公斤,吴景彪,中国,22.11.2015挺举:170公斤,欧云哲,朝鲜,20.09

    2025年09月14日
    13
  • 津白是什么?

    是白菜品种来源: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耐热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特征特性:生育期45天左右,植株为中桩类型,叶球的似筒型,中部稍粗。株高36厘米,球高31厘米,开展度40厘米,单株重1.0-1.5公斤。外叶绿色、中肋白色,结球紧实、耐热性强,抗霜霉病和病毒病,品质佳,商品性好,株形直立紧凑,适宜

    2025年09月15日
    12
  • 属蛇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

    2025年09月18日
    11
  • 幼儿外伤的急救措施

     孩子都是调皮好动,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受伤意外。下面我带你了解幼儿外伤的急救措施,希望对你有帮助!幼儿外伤的急救措施 1、幼儿外伤的急救措施之瘀伤 常见于孩子摔倒或碰撞时,常会出现瘀伤,这是由皮下出血引起的皮肤色变,在皮肤表面形成肿块。 处理措施:瘀伤通常能自愈。家长可以采取一些

    2025年09月20日
    13
  • 古生物化石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分类:教育/科学>>科学技术问题描述:古生物化石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哪位高人能帮我回答一下这个作业题解析: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

    2025年09月20日
    10
  • 高尔基的《童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外祖母心地善良。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外祖母捡到了他,外祖父想把他送到警察局,而外祖母却说服外祖父并收养了他。2、外祖母勇敢沉着。作坊发生火灾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一桶硫酸盐,然后沉着指挥。还有一次,外祖母看见五个小市民在殴打一个乡下人,外祖母挥着扁担向他们

    2025年09月22日
    11
  • 园林花卉学试题

    卉的种类(一)一、二年生花卉这类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在1年之内,春季播种秋季采种,或于秋季播种至翌年春末采种。根据其耐寒性,可分为耐寒、半耐寒及不耐寒三类。不耐寒者在北方多为春播,但在南方多作秋播或冬播。耐寒及半耐寒者在北方多作秋播,但在南方多作春播。如百日草、凤仙花、半支莲、三色堇、金盏菊等

    2025年09月28日
    1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碧灵
    碧灵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碧灵”!

  • 碧灵
    碧灵 2025年09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高中文言文实词120个整理!急需》能对你有所帮助!

  • 碧灵
    碧灵 2025年09月28日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碧灵
    碧灵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联系我们

    邮件:机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