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意味着冬天的到来,气温有所下降,因此首当其冲的要做好保暖 养生 工作。同时,冬至过后,昼开始变长,夜逐渐缩短,此时起居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收养好阳气。日常,我们可以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做好冬至时节的 养生 。
衣
冬至 养生 该注意防寒保暖,“秋防燥、冬防寒”的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尤其是北方到了冬天寒风肆虐甚是寒冷。这个时候要注意头部、脚部、腹部、背部等一些地方的保暖,这几个地方是最容易受风寒侵袭的,稍加不注意就会引起着凉而导致生病。
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食补的效果要大于药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又具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容易接受。中医建议冬季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不过,过多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像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也非常适宜冬至时节选用。
住
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干燥,加之暖气和空调的作用,室内更加干燥,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以及“暖气病”。因此,日常起居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室内湿度。平时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以后,适时开窗,使室内空气与外界交换,或者在室内放一个加湿器,以增加室内湿度。不过,加湿器要定时清洗,每天要换水,以防水中的微生物散布到空气中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行
时值冬至,北方及高海拔地区气温一般都在零摄氏度以下,时有风雪天气,容易造成道路结冰现象,所以人们出行时要特别注意,尽量穿软底、平底或胶底棉皮鞋,最好不穿硬底或塑料底鞋;冬天的鞋掌最好不要钉铁掌;走在冰面雪路面时,一定要放慢步伐,迈小步行走,脚落地时应前脚掌先落地,身体要前倾;背小孩时应改换方式,变背孩子为抱孩子,这样可以防止大人后倾斜摔倒时,把孩子压在身下;老人最好结伴出行,或拄个拐杖。
总之,冬至以后天气非常寒冷,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状况和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做好出行准备。
为什么过了冬至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和防风?
1、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2、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
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3、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属性,女属阴,为凉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温暖的呵护。那么,冬季女性该如何养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属寒性体质,因此,日常中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一旦受凉,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损害健康。
2)坚持晚间泡脚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但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适量进补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4)注意养肝护肝
对于女性,肝脏这个器官有着额外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因此,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问题。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等。
冬至节气到来,预示着冬季将进入最冷的时段,寒天气使机体御寒能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生,或诱发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影响健康。因此防寒保暖就成为冬至养生的第一要务。那么冬至如何保暖呢?冬至防寒重在保暖身体3部位:头部、腹部、手脚。身体暖和了,自然能抵抗冷空气不畏寒。
头部:特殊人群要“暖头”
民间向来有“凉头暖足”的说法,因为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为充足,也最为耐寒;从现代医学来看,头部距心脏较近,氧气及血液供给较为充分,故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头部适当受点“冻”并无不可,还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不过对于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的人来说,他们的耐寒能力较差,不能以常人度之。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好还是要“暖头”。
头部防寒小TIPS:
1、外出戴上保暖的帽子、围巾,并避免顶风行走。
2、不蒙头睡觉:晚上睡觉时最好不要把被子蒙到头上取暖,这样做因为空气不流通,人呼吸到的氧气越来越少,易胸闷、出汗甚至从睡梦中惊醒。我们只要注意睡觉时关好门窗,避免头部被冷风吹到即可。
本文来自作者[痴灵]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ker.com/jke/383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痴灵”!
希望本篇文章《冬至养生知多少“衣、食、住、行”都要注意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冬至”节气意味着冬天的到来,气温有所下降,因此首当其冲的要做好保暖 养生 工作。同时,冬至过后,昼开始变长,夜逐渐缩短,此时起居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收养好阳气。日常,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