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45°=sin45°=√2/2≈0.707。cos是余弦函数,cos45°表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角度为45°的角,它的邻边与斜边之比。根据三角函数公式,我们还可以求出sin45°=√3/2,cos45°^2+sin45°^2=1。
通常的三角函数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其定义域为整个实数域。它们的本质是任意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
扩展资料:
常见的三角函数值
sin0=sin0°=0;cos0=cos0°=1;tan0=tan0°=0;sin15=0.650;sin15°=0.259;cos15=-0.759;cos15°=0.966
tan15=-0.855;tan15°=0.26;sin30°=1/2;cos30°=0.866;tan30°=0.577;sin45°=0.707
cos45°=0.707;tan45=1.620;tan45°=1;sin60=-0.305;sin60°=0.866;cos60=-0.952;cos60°=1/2
cos45°=sin45°=√2/2≈0.707。
(sin)正弦是∠α(非直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余弦是∠α(非直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
(cos)余弦(余弦函数),三角函数的一种。在Rt△ABC(直角三角形)中,∠C=90°(,∠A的余弦是它的邻边比三角形的斜边,即cosA=b/c,也可写为cosa=AC/AB。余弦函数:f(x)=cosx(x∈R)。
其他sin与cos的值:
扩展资料:
正弦定理
对于边长为a,b和c而相应角为A,B和C的三角形,有:
sinA / a = sinB / b = sinC/c
也可表示为:
a/sinA=b/sinB=c/sinC=2R
变形:a=2RsinA,b=2RsinB,c=2RsinC
其中R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它可以通过把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并使用上述正弦的定义来证明。在这个定理中出现的公共数 (sinA)/a是通过A,B和C三点的圆的直径的倒数。正弦定理用于在一个三角形中(1)已知两个角和一个边求未知边和角(2)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角和边的问题。这是三角测量中常见情况。
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可用于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S=1/2absinC=1/2bcsinA=1/2acsinB
余弦定理
对于边长为a、b、c而相应角为A、B、C的三角形,有:
a? = b? + c?- 2bc·cosA
b? = a? + c? - 2ac·cosB
c? = a? + b? - 2ab·cosC
也可表示为:
cosC=(a? +b? -c?)/ 2ab
cosB=(a? +c? -b?)/ 2ac
cosA=(c? +b? -a?)/ 2bc
这个定理也可以通过把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来证明。余弦定理用于在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和一个角已知时确定未知的数据。
如果这个角不是两条边的夹角,那么三角形可能不是唯一的(边-边-角)。要小心余弦定理的这种歧义情况。
物理力学方面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也会用到相关知识。
延伸定理:第一余弦定理(任意三角形射影定理)
设△ABC的三边是a、b、c,它们所对的角分别是A、B、C,则有
a=b·cos C+c·cos B, b=c·cos A+a·cos C, c=a·cos B+b·cos A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作者[步爱敏]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ker.com/jke/391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步爱敏”!
希望本篇文章《cos45°的值是多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cos45°=sin45°=√2/2≈0.707。cos是余弦函数,cos45°表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角度为45°的角,它的邻边与斜边之比。根据三角函数公式,我们还可以求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