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时间的表达
一、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二、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 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 亥时21:00-23:00;
三更天:子时23:00-01:00;
四更天: 丑时01:00--03:00;
五更天: 寅时03:00-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I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三、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痛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I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到了隋唐,计时方法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所以,午时三刻斩首也就是是午时45分就是Il:45分。
四、古文中的其他时间
日: 表示整个白天;
朝: 表示早晨的时间;
晨: 表示日出的时间;
夕: 黄昏时间;
朔: 农历每月初一;
月出: 农历每月初三;
望: 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 农历每 月十六日;
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旬: 十天。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 满一年。《邹总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翼曰: 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 次日。《(指南录 )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质明: 天刚亮。《(指南录 ) 后序 》:“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 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瞑”。
即日: 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 半夜。《祖邀传》:“中夜闻鸡鸣”。
无何: 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 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既: 已经。《曹判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几: 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 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 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已而: 不久。《醉翁亭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 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食顷: 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 傍晚。《岳阳楼记 》:“薄暮冥冥“。
如何对待孩子的性活动呢?孩子的性活动是无意识的、不稳定的,甚至是盲目的。应采取巧妙的教育方式加以纠正。 (1)应丰富孩子的生活,使之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孩子的各种爱好,使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上,如绘图、玩智力游戏等。 (2)尽量减少环境中诱发性活动的刺激,父母自己行为应检点。孩子的内衣内裤应宽松些,不要让孩子从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区的活动,如爬树、抱枕头等。 (3)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父母可适当地传授一些性的常识,在平时的谈话中要多加引导,可运用比喻、讲故事等方式来说明男女方面的事情。 (4)如果孩子确实克服不了这种不良习惯,影响了正常生活,家长应与医生联系,共同查找根源,消除隐患。 对于儿童的性提问,家长应因势利导,要做到以下几点: (1)父母应采取自然、温和的态度,坦诚回答,不要欺骗,也不要详细回答。 (2)父母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他们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 (3)回答应该坚决、果断、明了,不要引申,不要联想。 (4)父母应轻描淡写地回答,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有神秘感。 总之,在回答孩子性问题时,家长要在语言、表情上要恰到好处,自然大方,让孩子感到这些问题很普通,不值得深究。
本文来自作者[帖海宾]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ker.com/jke/39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帖海宾”!
希望本篇文章《古人如何表达时间|传统文化科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古人关于时间的表达一、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二、更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