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中考必不可少的科目,想要在中考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在初二的时候就要认真学好生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生物,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下册生物细胞与遗传变异知识点
生物的特征及细胞的结构功能
1、生物的特征:
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⑵生物能进行呼吸;
⑶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
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并命名。
(1)植物细胞:
①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②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质---其中有液泡(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能量转换器);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区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步骤):
①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
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③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④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2)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4、细胞生长---指新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正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生长。
初二下册生物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有耳垂和无耳垂,有酒窝和无酒窝。
7、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证明,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8、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体性状的遗传实际上是通过亲代的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了子代。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9、变异:亲子代之间或子代各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一猪九仔,十个相)。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变异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10、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类型):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诱导染色体畸变。不可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发生变化,不能传给后代的变异。
11、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细胞核: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中,细胞核是遗 传信息库。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有许多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其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 是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基因是遗传物质中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或小单位。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若干个基因。
12、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结论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13、染色体、基因在生物体的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其数量:
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因此其染色体数为0 。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③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减数分裂)
④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⑤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 体细胞(或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14、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小写表示。
当控制生物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时(Aa),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表现出来。当这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aa),则表现出隐性性状。
(2)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而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
15、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原因是: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则他们所生子女中患这种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16、几种常见的遗传病:色盲、白化病、先天性智力障碍(苯丙酮尿症)、血友病等。
17、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决定:
(1)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2)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都含有一个X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含有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各占50% 。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都为50%,且生男生女由男性决定。
初二下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知识点
18、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空间。
(2)生物因素:①捕食关系 ②竞争关系 ③合作关系 ④寄生关系、⑤共生关系。
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0、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适应和改变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环境影响生物: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生物影响环境:如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种生物以及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①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②草原生态系统、
③农田生态系统;
④荒漠生态系统
⑤海洋生态系统;
⑥湖泊(淡水)生态系统;
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⑧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2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
①植物---生产者。生产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栖息场所。
②动物---消费者。帮助植物传粉受精、传播种子。
③细菌、真菌---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利用。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空间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23、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植物。
食物网----几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行积累。
24、生物的多样性内容包括: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基因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5、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特有的古老物种居多、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化。
26、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
(1)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2)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居世界前列。
(3)我国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种类居世界第三位。(4)我国爬行动物的种类较少。
27、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基因多样性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快基因多样性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丧失。
基因多样性的意义: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2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作用:给人类提供多样的生活用品,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间接作用:调节气候、影响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29、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包括:大熊猫、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水杉、珙桐、藏羚羊、中华鲟、长臂猿、麋鹿(四不像)
30、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数量减少)的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乱砍滥伐); ②环境污染; ③掠夺式的开放和利用(偷猎、乱捕滥杀); ④外来物种的入侵、
31、自然保护区---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3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主要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地保护(圈养);
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④制定法律和协议。
33、我国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几部法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③《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我国还是最早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34、我国的几个重要自然保护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公园)
①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③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
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
猜你喜欢:
1. 8年级生物下册基础知识点
2.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
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4. 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
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 八年级 下册知识 总结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1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来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么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
假设:茎段上方的切口剪成水平的,下方的切口剪成斜向的易成活。
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2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且单条存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例.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 第 一 组 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双眼 皮 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aa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AA,Aa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0
原因是 这种变化是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 。
(4)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变异 ,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眼睑的性状是双眼皮或单眼皮,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25% 。
组别父母性状被调查家庭数子女父母双眼皮单眼皮1双眼皮双眼皮8070362单眼皮单眼皮600643双眼皮单眼皮12085504单眼皮双眼皮1005648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常+XY 女:44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 变异 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 遗传物质基础 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3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在研究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比较法是最重要的 方法 。
5.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例:
1.关于生态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此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闪电 。
(2)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3)他做出的假设是原 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
(4)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实验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生成了原先不存在的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5)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出有机小分子。
(6)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 甲烷,氨,氢,水蒸气等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 初二下册生物必考知识点
★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本文来自作者[甫凌熙]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19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甫凌熙”!
希望本篇文章《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生物是中考必不可少的科目,想要在中考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在初二的时候就要认真学好生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生物,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二下册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