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如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过而弗视也;更以豚之半体,则吞之矣。”子思喟然叹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矣。”
翻译:子思(人名)居住在卫国,有个卫国人在河里钓鱼,钓到一条鳏鱼,那鱼大得可以装满一辆车。子思问他道:“鳏鱼,是鱼中难以得到的鱼啊。您是怎么钓到的呢?”回答说:“我开始下钓时,垂下一条鲂鱼做诱饵,它经过时看都不看;再换上半只猪的身体,它就吞下去了啊。”
子思喟然叹息道:“鳏鱼虽然难得,因为贪心死在诱饵上;学士虽然懂得道理,死在贪心俸禄上啊。”
感: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品亡啊。这是本性,倒并非都是因为贪所使然。虽说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但铮铮硬骨终究是需要吃饭才能生成的啊。谁不是得先有饭吃,才能做人;是人才能做君子啊。既然“怀道”,就不该“贪禄”。否则,所怀非道也!
如欲取之,必先与之 与 贪以死饵 的区别
(1)国君要“简静”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君舟民水,要重视人民的作用;善于纳谏 (2)说明了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原因: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3)材料五认为魏征善谏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的善于纳谏。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它揭示了在专制主义的封建社会里,君主的意志往往起了决定作用。 |
“如欲取之,必先与之”出自《老子》 想要执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 现在的理解就是想要人家东西,就先要给人家好处,又或者你要得到回报就要首先付出。
鳏“贪”以死饵
□ 秦凤岗(贵州·贵阳)
据史书记载:子思在河边见到一个卫国人钓到一条鳏鱼。子思便问:“鳏鱼是一种很难捕到的鱼,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钓到的呢?”那位钓鱼人回答:“我开始下钓的时候,只挂了一条鲂鱼作钓饵,鳏鱼游过去时连看也不看;后来我改用半头猪作钓饵,鳏鱼就把半头猪吞了下去,因而就上钓了。”子思听了长叹一声说:“鳏鱼虽然是一种很难捕到的鱼,却因为贪吃钓饵而死;有些读书人虽懂得一些学问,也会因贪图利禄而丢掉性命呀!”
鳏“贪”以死饵,士“贪”以死禄,古往今来,无不如此。
古人吴兢在《贞观政要·贪鄙》中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说得很有道理。
宋代吕本中《官箴》指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把“清”摆在三事之首。为官者要做到一身清白,两袖清风,必须制贪欲,持俭朴。俭以养德,清以养廉。犯“贪”病决不会有好下场。
本文来自作者[雨凝]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311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雨凝”!
希望本篇文章《谁有贪以死饵文言翻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如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之饵,过而弗视也;更以豚之半体,则吞之矣。”子思喟然叹曰:“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