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背诵技巧如下:
1、顺口溜记忆法:我们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各取其中一个字采用谐音法组成一句话来记忆。
如下:笼(融)里(琳)插(粲)杆(干),鱼(瑀)羊(玚)溜(刘)。
2、故事记忆法:我们在记忆建安七子的时候也可以用故事来记忆,下面就将孔融让梨的故事重新编写一下。如下:有一天恐龙(孔融)从树林(陈琳)里捡到三颗梨,开心地拿回家做为晚餐(王粲)。
路上遇到了一位长着胡须(徐)的杆子向他问路,恐龙给长着胡须的长杆指明了方向还送给他一颗大梨。杆子回赠它一块软玉(阮瑀),软玉里面有一只老鹰抓着一头小羊(应玚)。恐龙推辞不过,于是把软玉放在一颗柳树下磨成了针(刘桢)。
建安七子时代背景
建安七子生活在东汉末年。在儒家经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两汉时代,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多是依经立义以教化为中心,重在对文学与政治、伦理及现实的关系等外部规律的研究,而相对忽视了对文学的艺术特质及内部创作规律的研究。
不过,儒家思想本不废文学,且汉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儒学在争夺正统的斗争中也表现出某些进步因素,故儒学在汉代较为自由发展时就也提出了一些对文学的看法,接触到文学的特质问题。
这里所说的“文学精神的复苏”,就是指文人学者们对文学自身价值和特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开始自觉以文学创作抒情言志、表达一己情怀或以之作为精神自娱手段的状况。
高中历史朝代记忆口诀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即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西东晋。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民国到如今。约计三干七百春。
第三种:
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
第四种:
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秦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封建社会到尽头
第五种: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幽幽;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六种: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七种: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公元界线平帝分,东汉、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民国寿命短,社会主义气象新。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八种: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九种: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第十种:
尧舜禹 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幽幽;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法 轻松搞定所有历史知识!
文科知识中很多都是需要记忆的,特别是历史,需要我们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良好的记忆才能够提高历史成绩。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高中历史朝代的记忆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历史朝代记忆口诀1.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中原乱。
3.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4.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5.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6.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一、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例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浓缩记忆法的优势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二、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快板等形式来记忆。例如关于"历代农民起义",可以通过以下歌诀进行记忆:陈胜吴广揭竿起,刘邦项羽诛暴秦。绿林赤眉灭新莽,黄巾起义反东汉。隋炀帝,施暴政,群雄聚义在瓦岗。黄王起兵为百姓,冲天将军入长安。元末义军裹红巾,改朝换代朱元璋。李自成,进北京,崇祯吊死万岁山。洪杨率领太平军,攻占南京作天京。坚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敌人梦魂惊。这首歌诀不仅便于记忆,还各有侧重地将一些起义的重要特色、主要活动范围、重大功绩、坚持斗争的时间等勾勒出来了。歌诀记忆法的好处是记忆时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并且生动轻松,久久难忘,乃至于记忆终身。
三、图示记忆法。
图示记忆法即用各种图表、图形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这种记忆法最形象、直观,如果把图示做成三维课件,记忆效果就会更好。
四、数字归纳记忆法。
在历史知识中,我们感到年代最难记,也最怕记。如果采用数字特征记忆法记年代,就可做到多记、记活、记牢。如采用逐次连续数记忆:1919年"五?四"运动,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1921年中国***诞生,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二?七"惨案?;采用间隔等差数字记忆: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战争?;采用一数多项联记: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五、联想比较记忆法。
没有联想比较,就没有深刻的记忆。联想比较记忆法是对历史现象从各种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记忆。联想比较可以纵比:通过日本明治维新和大化改新背景、内容、结果的比较,不仅能很快掌握它们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发现日本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特点。联想比较还可以横比:通过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和结束时间的对比,会很容易记住双方形成和结束的时间,还会发现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早于西欧1000多年,而结束时间却晚200年。通过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不仅便于记住两个变革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发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联想比较记忆法不仅能使我们巧妙地获取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六、规律记忆法。
历史知识虽然繁多而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规律进行记忆。如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许多国家发生,但各国的背景有着共同之处,主要的规律就是本国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封建势力或殖民势力严重地阻碍它的发展。规律记忆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记忆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个性,这样常常能起到触类旁通、一石三鸟的作用,还可能帮助你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 历史 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中历史快速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
口诀法记忆历史
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
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
初中生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
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中外对照法学习历史
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初中历史快速 记忆法 ,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作者[秋彤]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185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秋彤”!
希望本篇文章《建安七子背诵技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建安七子背诵技巧如下:1、顺口溜记忆法:我们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各取其中一个字采用谐音法组成一句话来记忆。如下:笼(融)里(琳)插(粲)杆(干),鱼(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