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将两个太空站送入轨道,而且根据最近公布的发展路线图,中国正着眼于在今后几十年里建造可以重复利用的火箭、一种巨大的货运火箭以及一种核动力航天飞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此前公布了这一发展路线图。该公司建造了取得成功的“长征”系列火箭,对外公布的发展路线图让这家企业制定的目标从今年年底一直覆盖到2045年。
2020年实现长征八号火箭的首飞。
按照设计方案,它将成为一种低成本、有效载荷较小的火箭,能够将小型的卫星送入轨道。到202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计划研制出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能够实现水平起降。这种航天飞机将是一种两级入轨航天器,主要用于太空旅游。该公司希望改进设计,最终在2030年建成单级入轨航天飞机。
这样的计划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雄心勃勃。虽然过去有过一些单级入轨航天器的建造计划,但没有一个发展到原型机的阶段,而且所有这些计划都因为不切实际而被放弃。不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计划尚没有达到这个地步。
2. 该公司计划到2035年,实现运载火箭完全重复使用。
3 .到2040年拥有各种类型的运载火箭,这其中包括核动力空间穿梭机和其他能够完成多星际往返旅行、通过小行星采矿和建设像空间太阳能电站这种特大项目来利用太空资源的其他航天器。
当然,就因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发展路线图中提到了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并不意味着这些目标真的会实现,不过这的确表明中国太空界对自己在最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充满信心。
今天(16日)是我国运载火箭事业正式起步60周年的纪念日,据了解,我国正在构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按计划,到204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航天强国。运载火箭是人类进入空间的基础运输工具,有专家称:“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礼恒:要建设航天强国,首先要搞好战略研究,搞好顶层设计,要制定发展的路线。2045年我们要全面建成航天强国这个目标,我们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路线图和建议。
到2020年,我国主流火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全球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发射服务;
到2025年前后,我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
到2030年左右,重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到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到2040年左右,未来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应用,空间运输系统实现长时间多次星际往返;
到2045年,我国具备规模性人机协同探索空间的能力,装备和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有力支撑航天强国目标的全面实现。
本文来自作者[言龙云]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227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言龙云”!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核动力空间穿梭机计划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中国已经将两个太空站送入轨道,而且根据最近公布的发展路线图,中国正着眼于在今后几十年里建造可以重复利用的火箭、一种巨大的货运火箭以及一种核动力航天飞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