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智慧 | 形与神俱,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 img_height="192" img_width="9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3/70962d0b2be9c70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通过前面几篇文章,我们已经全面了解了,上古之人,能够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主要原因。
只要做到了这些,自然就可以达成书中所描述的“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养生智慧 | 形与神俱,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 img_height="539" img_width="959"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3/5b5f5c6ffe016ca9.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黄帝内经》是在气的层次上写就的,也就是中医是在气的层次上产生的一种医学,这个是中医最大的特点。中西医最大的、本质的区别就是中医认识到气,西医认识到形。
《黄帝内经》说上医守气,下医守形。里面有非常多关于气的描述:气上、气下、气虚、气实、气刚、气柔、气竭、肾气、肺气等,两气相搏、气机逆乱、邪气、风寒暑湿之气,人的五脏六气等等,都是从气的层次来理解人体。
当然它也涉及到形和神,神就是七情,对于形它略而不谈,只是大概说了四肢、百骸、关节、毛发,只是有个名字,没有去深入追究。
中医以气为主,兼顾神形。中国文化不注重形体的深入探讨。
关于神气形,神统气,气化形,最重要的是 神统管气,气化出形来。
养生智慧 | 形与神俱,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 img_height="81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3/bce350eba1a0cd0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古人,精气神是把形给略了,而我们现在对形非常执著,所以我现在把它拿出来当作一个存在,说形气神,因为精就是气之精微者,精和气合二为一,合为气,精也是气。
神统气,气化精,神在最上面,形在最下面,气在中间。
比如人 一哭气散,一笑气畅,一怒气上,一悲气下 ,这个就是简单的神统气的道理。
神凝则气聚, 因为我们专注某个事情,气就聚在那儿。
神要是涣散了,气也就散了。
气很虚弱的人不会挺直胸板去专注干某件事 ,所以说神统气,关键是神。
七情六欲无非是神之所发,然后是各种气,过度思考,气就聚在中焦不散,久思则气结了,所谓气化形,有气才有形,没有气就没有形。
人先天一点真气,结在胎中,慢慢气化出来,原来都是没有的,慢慢化出形体,长出胳膊,那都是气之所充。
就像气球,里面气有多大,外面形体就有多大,吹出来的。
人长身高长肉都是气充出来的,如果 气不充则肉不盈。
气在那长,形体才会长,气结实,形体才会结实。
养生智慧 | 形与神俱,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 img_height="640" img_width="853"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3/f3bc44032f64391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某些病变纤维化, 气长期停留在那,呆滞不化,慢慢就化成形体的纤维化,慢慢地就长瘤子。
刚开始肯定都没有瘤子,气聚在那不散,慢慢地久而成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就这个意思。
成了形了就不好治了,气长期驻扎在那,成了宿根,开伙做饭了,各种家伙事儿都预备了,慢慢房子也盖起来了,疆域也划出来了,就变成形了。
刚开始人到一个地方,暂住,它没有形,拔腿就走。它在那安营扎寨,就化出形来了,所以人的很多疾病,也都是这样。
养生智慧 | 形与神俱,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 img_height="640" img_width="853"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3/ee40acb798a0590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中医是建立在神气形三界,它都看到了。
形与神俱,身体和神气都存在, 保精全神,就能保证相当高的生存质量。
尽其天年,120岁天给的年岁,能活得很长;度百岁乃去,活了100多岁才走,走得也很安详。
通过一个人最后的走,能看出一生完好的修为 情况,能看得八九不离十。
但还有很多不是这样来看,阴阳相合,走的时候也会很平和,其来时也,其去适也。
来的时候,正好是应时而来,走的时候,正好恰如其分而走。
那么这个生死就是合于阴阳,法于术数,不能是逆死横死暴死,悲伤而死,这个都不好。
道家很讲出生入死,生者出也,死者入也,一出一入,尽显阴阳生杀之本,人这一生就这样来体现。
养生智慧 | 形与神俱,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 img_height="81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3/c2ea8597cd533fd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这期间我们要明理护道,本于阴阳,并且切切实实 地用身体来实践。
不要天天说阴阳是外在的道理,是外在的现象去解释,而不运用于自身的修正,那这个就很滑稽了。
不要挣的钱都给别人花,自己不花。
就是学中医也好,做学问也好,一定要做自己的学问,不要给别人做学问。
先从自身去体验,先来个保精全神,能不能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当意念产生的时候,是如何转化?早上睡不醒的时候,如何克制自己?能不能少去几次饭店?通过这些提升自己的修为。
End
《黄帝内经》内的养生智慧,我们将受益非浅,有益于健康,有益于长寿。“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养:“浩然正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写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内经》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一个集体写的。它被组织和组成,各个章节被后人添加。古人假装这是黄帝写的,以显示这本书的重要性,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该书主要以黄帝、齐波和雷公对话的形式阐述医学知识。《内经》包括《素文》和《灵书》两部分,每一部分共有81篇文章。
《黄帝内经》中有一篇关于养生智慧的记载,将养生称为“养生”,即养生。它提到“形与神,到了一天的尽头,百岁的程度是要去的”,指出健康分为“养神”和“养形”两个方面,只有精神与身体协调统一,才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提出了“滋补形”的几个要点:气、血、筋、骨。
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人类依靠地球的自然环境生存。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一直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自然界中,树木在春天发芽,树叶在夏天茂盛,树叶在秋天落下,树叶在冬天枯萎;花在白天盛开,花在晚上关闭;人们夏天出汗多,冬天出汗少。这些是自然界中四季、昼夜对生物的影响。“灵枢·恶客”说:“人与天地也对应。”这里,“天”指的是自然。中医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如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等对人体的影响。中医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和预后。
本文来自作者[茆春兴]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229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茆春兴”!
希望本篇文章《中医里的养生智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养生智慧 | 形与神俱,才能真正的健康长寿" img_height="192" img_width="9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