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四大志怪小说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大量产生,是有其现实社会原因的。这首先是和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这段论述很简明扼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宗教迷信思想最易传播。腐朽的士族阶级不敢正视现实,妄想羽化登仙,永世享乐,多信神仙道术之事;有的则信仰佛教,寻求精神的麻醉;而劳动人民渴求摆脱贫困、饥饿和死亡,在统治阶级的愚弄下,也往往把寻求安宁、幸福和希望寄托于不现实的空中楼阁。社会上宗教迷信思想因之盛行,神鬼故事也就不断产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极端困迫的生活里,也运用各种方式向压迫、剥削他们的反动统治阶级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们常常把强烈的反抗意志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借助于神鬼故事曲折地表现出来。志怪小说中有不少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作品,就是这些故事的记录和加工。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

志怪小说中有不小一部分是道士、佛徒自神其教的作品,即或是文人史家的著述也几乎是抱着同样的目的,如干宝著《搜神记》便自言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因之,其中不少作品或讲神仙道术,或谈巫鬼妖怪,或夸殊方异物,或言佛教灵异,目的都在证明神仙及幽冥世界的实有和神鬼的威灵,宣扬宗教迷信思想。如《搜神记》中《阮瞻》一篇,叙述“素执无鬼论”的阮瞻被鬼吓坏的故事,显然是在证明鬼神的存在。《蒋济亡儿》一篇,写蒋济亡儿死后在阴间衙门里当差,也很明显是为宗教的迷信思想作宣传。这类作品的作用是把人民带到宗教迷信的幻境里,麻痹人民的斗志,使之屈从命运的安排,为巩固现实的统治服务。它们是志怪小说中的糟粕,对后世影响也很坏。

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可能是民间故事。它们虽然也染上了神异的色彩,袭用了迷信落后的形式,但思想倾向却是与前者根本对立的。它们是借助神怪的题材,反映广大人民的思想和愿望。其中有直接暴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残、表现人民对统治者坚决斗争的,如《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记巧匠莫邪给楚王铸成雄雌二剑后被楚王杀死,其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不仅揭露了封建暴君残害人民的血腥罪行,而且突出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英雄行为。山中行客见义勇为、自我牺牲为子赤复仇的豪侠气概,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反抗压迫的斗争中的团结友爱。书中写行客持子赤头见楚王一段,尤其惊心动魄: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这种情节看来虽似离奇荒诞,却深刻地表现了在暴君统治下被迫害人民反抗的决心。又如《韩凭夫妇》,叙述宋康王霸占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夫妇先后自杀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统治者荒*和凶残的本性,歌颂了韩凭夫妇生死不渝的爱情,尤其是何氏不慕富贵,不畏强暴的刚强意志。体现了劳动人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品质。

作者: 58.66.44.* 2005-7-25 10:51 回复此发言

--------------------------------------------------------------------------------

2 志怪小说

劳动人民的善良、勇敢、乐于助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志怪小说中也有动人的表现。如《李寄斩蛇》,写穷苦的女孩李寄,冒着生命危险,砍死大蛇的故事。李寄的形象反映出劳动人民为民除害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说明了官吏的残酷和无能。

反映封建婚姻制度下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幸福而斗争的故事,可以《紫玉韩重》为代表。作品叙述吴王的小女紫玉和童子韩重相爱,私订终身,吴王不许,紫玉愤恨而死。后来韩重在墓前痛哭,紫玉魂灵出现,和他在墓中结为夫妇。这个故事歌颂了他们爱情的坚贞,写出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不自由。《王道平》和《河间男女》也是这一类型的故事。其它如《列异传》中的《望夫石》,《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幽明录》中的《庞阿》和《卖胡粉女子》,写的都是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婚姻不自由的悲剧故事,赞扬了要求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反封建的意义。此外,《幽明录》中《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一则,记载一个人仙恋爱的神话故事。唐传奇《游仙窟》在构思上显然是受了它的影响。任昉《述异记》中《园客》一则,还在劳动背景中描写了一个动人的人仙的爱情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当道教、佛教大量编造鬼故事,宣传鬼的魔力以恐吓人民的时候,在民间却针对相对地产生了一些不怕鬼的故事。《搜神记》和《列异传》都收录的“宋定伯捉鬼”,不仅宣传了鬼魅不可怕,而且还借捉鬼的有趣故事,反映出人民的机智。《搜神记》还有好几篇类似这样的故事。如宋大贤对狐魅的一切恐怖手段都持勇敢无畏态度,终于伺机捉杀了狐鬼。安阳城南一书生,镇静而耐心地探询清楚各个鬼魅的来历,待天明以后才逐一锄杀。这类故事正反映了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对待坏人坏事的勇敢和智慧。此外如《拾遗记》的《怨碑》、《冤魂志》的《弘氏》等篇,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表达了人民的抗议,也都是较好的作品。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显示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宣传宗教神怪的小说和进步的民间传说故事在本质上是绝不相同的。前者大力泻染神鬼怪异的灵验,麻痹人们的思想,削弱人们的斗志,是消极的浪漫主义。后者植根于黑暗社会人民的现实生活,以幻想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反抗强暴的意志和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它鼓舞人们热爱生活,激励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决斗争,因此是积极的浪漫主义。

处于小说发展初期的志怪小说,在艺术形式方面,一般还只是粗陈梗概。然而也有一些结构较完整,描写较细致生动,粗具短篇小说规模的作品。如《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等篇中的人物形象已比较鲜明。又如《干将莫邪》,虽篇幅很短,情节却富于变化。在古代小说形成的初期已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非常可喜的。

志怪小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代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就渊源于刘义庆《幽明录》的《焦湖庙祝》以及《搜神记》中“卢汾梦入蚁穴”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始于这时的志怪小说。如宋洪迈的《夷坚志》、明瞿佑的《剪灯新话》、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人平话中的“烟粉灵怪”故事也都受到它的影响。如《生死交范张鸡黍》、《西湖三塔记》等,就出自《搜神记》相同题材的故事。志怪小说还给后世的戏曲和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都吸收了《搜神记》的若干材料;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邯郸梦》,是《东海孝妇》和《焦湖庙祝》的进一步发展;至于如《干将莫邪》被鲁迅改为历史小说《铸剑》,《董永》为今天黄梅戏《天仙配》的最早蓝本,这更是大家所熟知的。

志怪小说的相关典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课文目录

必修1目录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

2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5 荆轲刺秦王

6 鸿门宴

第三单元

7 记念刘和珍君

8 小狗包弟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1 包身工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2目录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

2 故都的秋

3 囚绿记

第二单元

4 《诗经》两首

采薇

5 离骚

6 孔雀东南飞(并序)

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8 兰亭集序

9 赤壁赋

10 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 我有一个梦想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表达交流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演讲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著导读

《家》

《巴黎圣母院》

必修3目录

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

2 祝福

3 老人与海

第二单元

4 蜀道难

5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 琵琶行(并序)

7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9 劝学

10 过秦论

11 师说

第四单元

12 动物游戏之谜

13 宇宙的边疆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

《红楼梦》

《高老头》

后记

必修4目录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

2 雷雨

3 哈姆莱特

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

第三单元

8 拿来主义

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信条

第四单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12 苏武传

13 张衡传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辩论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

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后记

必修5目录

第一单元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3 边城

第二单元

4 归去来兮辞(并序)

5 滕王阁序

6 逍遥游

7 陈情表

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9 说“木叶”

10 谈中国诗

第四单元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12 作为生物的社会

13 宇宙的未来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访谈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后记

《上下五千年》一书中,记载的故事有

简述

叙西王母下降武帝宫中之事,篇幅颇长,文辞华丽而铺张。年代确定的志怪书,当以题名曹丕作的《列异传》最早。现此书已亡,在几种类书中有引录。

宋定伯卖鬼

宋定伯少年时,夜行逢鬼,便诈称自己也是鬼,一路同行,巧妙地消释了鬼对他的疑惑,并骗得鬼怕人唾的秘密。其后他把鬼强行背到市场上,鬼化为羊,他唾羊使其不能变化,卖得一千五百钱。这故事很有幽默感,也颇能反映中国民间的一种心理,便是造出鬼来吓人,又想出法来骗鬼,俗云“糊弄鬼”即是。另外,《谈生》叙一书生与一美丽女鬼为婚,因不能遵守三年不得以火照观的禁约,终于分离,留下一子。这故事优美动人,后代还有新的演变。因不能抑制好奇心而受到惩罚,这是各国民间传说中最常见的母题,由此可以见到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

搜神记

魏晋志怪小说中,《搜神记》是保存最多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作者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两晋之际的史学名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搜神记》序中,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同时亦有保存遗闻和供人“游心寓目”即赏玩娱乐的意思。此书原已散佚,由明人重新辑录而成,现为二十卷,四百多则,其中偶有误辑。

《搜神记》的内容,一是“承于前载”,但并不都是照旧抄录,有些文字上作了加工;二是“采访近世之事”,出于作者手笔。其中大部分只是简略记录各种神仙、方术、灵异等事迹。也有不少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在虚幻的形态中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关系和思想感情。尤其有价值的,是一些优秀的传说故事。如《李寄斩蛇》、《韩凭夫妇》、《东海孝妇》、《干将莫邪》、《董永》、《吴王小女》等,都很著名,对后代文学有较大影响。

东海孝妇

叙一孝妇为冤狱所杀,精诚感天,死时颈血依其誓言缘旗竿而上,死后郡中三年不雨。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即以此为蓝本。

董永的故事

叙董永家贫,父死后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天帝派织女下凡为其妻,织缣百匹偿债,而后离去。《天仙配》的故事由此演变而来。以上二则,本意都是表彰孝行,但又不尽于此。前者还控诉了官吏的昏庸残暴,后者又表现了穷人对美好生活的幻想。而这两点,分别成为《窦娥冤》与《天仙配》的中心。

韩凭夫妇

写宋康王见韩凭妻何氏美丽,夺为己有,夫妇不甘屈服,双双自杀。死后二人墓中长出大树,根相交而枝相错,又有一对鸳鸯栖于树上,悲鸣不已。这故事控诉了统治者的残暴,歌颂了韩凭夫妇对爱情的忠贞。结尾是一个民间故事中常见的诗意的幻想,后世“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结尾可能受其影响。这种幻想是美丽而又软弱的。《吴王小女》也是一个生死相恋的故事:吴王夫差的小女与韩重相爱,因父亲反对,气结而死。她的鬼魂与韩重同居三日,完成了夫妇之礼。故事的情调悲凉凄婉,紫玉的形象写得很美。在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中,女性总是比男性来得热情、勇敢、执着,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李寄斩蛇》和《干将莫邪》

比较起来,《李寄斩蛇》和《干将莫邪》,更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前者写闽中庸岭有巨蛇为祟,官府只能每年招募一名童女献祭,李寄自出应募,以她的机智和勇敢杀死大蛇。事毕,李寄对以前被蛇所食的九个女子的骷髅说:“汝曹怯弱,为蛇所害,甚可哀愍!”歌颂了英勇斗争以求生存的精神。后者写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乃成,被杀。其子赤比长大后,为父报仇。故事的后半部分写得壮烈无比: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头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这个故事中所表现出的人民对于残暴统治者的强烈的复仇精神,是中国文学中少见的。文中写干将莫邪之子以双手持头与剑交与“客”,写他的头在镬中跃出,犹“瞋目大怒”,不但是想象奇特,更激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以悲壮的美得到鲁迅的爱好,被改编为故事新编《眉间尺》。

《搜神记》中的优秀作品,其情节之完整与丰富、形象之鲜明生动,较以前的志怪小说有一定发展,已开始改变“丛残小语”、粗陈梗概的形态。其文字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之文的特征。

《搜神记》之后,优秀的志怪书当数刘义庆的《幽明录》。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学,著述甚多,除《幽明录》外,传世还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不过,这些著作当有他门下的文士参与编写。

《幽明录》

亦久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二百六十多则。它和《搜神记》不同之处,是很少采录旧籍记载,而多为晋宋时代新出的故事,并且多述普通人的奇闻异迹,虽为志怪,却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氛。其文字比《搜神记》显得舒展,也更富于辞采之美。这和宋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一致。

《刘阮入天台》

是一则有名的故事。写东汉时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迷途遇仙,居留十日,回家后已是东晋中期,遇到的是七世孙。它虽是写人仙结合,但除了末段刘、阮还乡一节,不甚渲染神异色彩而充满人情味。故事中的两个仙女,美丽多情,温柔可爱。如初见一节:

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

这种描写,实际是对人间幸福与欢乐的追求,散发着美好的生活气息。在这方面,《卖胡粉女子》更是绝佳之作:

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施?”答曰:“意相爱乐,不敢自达,然恒欲相见,故假此以观姿耳。”女怅然有感,遂相许与私,克以明夕。其夜,安寝堂室,以俟女来。薄暮果到,男不胜其悦,把臂曰:“宿愿始伸于此!”欢踊遂死。女惶惧,不知所以,因遁去,明还粉店。至食时,父母怪男不起,往视已死矣。当就殡殓。发箧笥中,见百余裹胡粉,大小一积。其母曰:“杀吾儿者,必此粉也。”入市遍买胡粉,次此女,比之,手迹如先。遂执问女曰:“何杀我儿?”女闻呜咽,具以实陈。父母不信,遂以诉官。女曰:“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径往,抚之恸哭,曰:“不幸致此,若死魂而灵,复何恨哉!”男豁然复生,具说情状。遂为夫妇,子孙繁茂。

这个故事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它虽写了一个死而复生的故事,但神异色彩极为淡薄。相反,人物、情节都很贴近生活,令人有真实感。富家子每日借买胡粉以接近所爱慕之人,女子在情人猝死时惊惶失措,慌忙逃走,被发现后却毫无畏惧,决心以身相殉,这些描写,都毫无夸张,令人相信。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私通行为,并不指责,反加赞美,肯定了人们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权利。比照南朝民歌,可以看到时代的思想特点。此外,这故事虽不很长,但能以简练的语言写出曲折变化的情节。单慕、互爱、欢聚、猝死、寻拿、哭尸、复生,环环相扣,波澜迭起,在志怪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当然,《幽明录》中也充满了离奇的故事。如《庞阿》一则,写石氏女爱慕美男子庞阿,身不得随,精魂常于夜间来庞家,最终二人结为夫妇。这是最早的一个离魂故事,虽是离奇,抒情性却很强。还有很多鬼魅故事,也比较注意感情气氛的渲染。

总之,《幽明录》比以前的志怪小说,更注意人生情趣,也更有文学性。像《卖胡粉女子》这样的作品,已有脱离志怪、着重于人间生活的倾向。

除以上所述,较好的志怪书,还有十六国时代王嘉的《拾遗记》,多述历代遗闻;旧题陶潜所作《搜神后记》,内容与《搜神记》相仿。其中《白水素女》一篇,即民间“田螺姑娘”的传说,流传很广;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也以神怪为主,文辞清丽,叙事委曲,是其所长。《阳羡书生》一则,演化佛经中的故事,幻奇之极。

综述

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狼》三则等。

连城

乔生,晋宁人,少负才名。年二十余,犹偃蹇,为人有肝胆。与顾生善,顾卒,时恤其妻子。邑宰以文相契重,宰终于任,家口淹滞不能归,生破产扶柩,往返二千余里。以故士林益重之,而家由此益替。

史孝廉有女字连城,工刺绣,知书,父娇爱之。出所刺《倦绣图》,征少年题咏,意在择婿。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又赞挑绣之工云:“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女得诗喜,对父称赏,父贫之。女逢人辄称道,又遣媪娇父命,赠金以助灯火。生叹曰:“连城我知己也!”倾怀结想,如饥思啖。

无何,女许字于鹾贾之子王化成,生始绝望,然梦魂中犹佩戴之。未几女病瘵沉痼不起,有西域头陀自谓能疗,但须男子膺肉一钱,捣合药屑。史使人诣王家告婿,婚笑曰:“痴老翁,欲我剜心头肉也!”使返。史乃言于人曰:“有能割肉者妻之。”生闻而往,自出白刃,诪膺授僧。血濡袍裤,僧敷药始止。合药三丸,三日服尽,疾若失。史将践其言,先告王。王怒,欲讼官。史乃设筵招生,以千金列几上。曰:“重负大德,请以相报。”因具白背盟之由。生怫然曰:“仆所以不爱膺肉者,聊以报知己耳。岂货肉哉!”拂袖而归。女闻之,意良不忍,托媪慰谕之,且云:“以彼才华,当不久落。天下何患无佳人?我梦不详,三年必死,不必与人争此泉下物也。”生告媪曰:“‘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诚恐连城未必真知我,但得真知我,不谐何害?”媪代女郎矢诚自剖。生曰:“果尔,相逢时当为我一笑,死无憾!”媪既去。逾数日生偶出,遇女自叔氏归,睨之,女秋波转顾,启齿嫣然。生大喜曰:“连城真知我者!”

会王氏来议吉期,女前症又作,数月寻死。生往临吊,一痛而绝。史异送其家。生自知已死,亦无所戚,出村去,犹冀一见连城。遥望南北一道,行人连绪如蚁,因亦混身杂迹其中。俄顷入一廨署值顾生,惊问:“君何得来?”即把手将送令归。生太息言:“心事殊未了。”顾曰:“仆在此典牍,颇得委任,倘可效力,不惜也。”生问连城,顾即导生旋转多所,见连城与一白衣女郎,泪睫惨黛,藉坐廊隅。见生至,骤起似喜,略问所来。生曰:“卿死,仆何敢生!”连城泣曰:“如此负义人,尚不吐弃之,身殉何为?然已不能许君今生,愿矢来世耳。”生告顾曰:“有事君自去,仆乐死不愿生矣。但烦稽连城托生何里,行与俱去耳。”顾诺而去,白衣女郎问生何人,连城为缅述之,女郎闻之,若不胜悲。连城告生曰:“此妾同姓,小字宾娘,长沙史太守女。一路同来,遂相怜爱。”生视之,意态怜人。方欲研问,而顾已返,向生贺曰:“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两人各喜。方将拜别,宾娘大哭曰:“姊去,我安归?乞垂怜救,妾为姊捧窣耳。”连城凄然,无所为计,转谋生。生又哀顾,顾难之,峻辞以为不可,生固强之。乃曰:“试妄为之。”去食顷而返,摇手曰:“何如!诚万分不能为力矣!”宾娘闻之,宛转娇啼,惟依连城肘下,恐其即去。惨怛无术,相对默默,而睹其愁颜戚容,使人肺腑酸柔。顾生愤然曰:“请携宾娘去,脱有愆尤,小生拚身受之!”宾娘乃喜从生出,生忧其道远无侣。宾娘曰:“妾从君去,不愿归也。”生曰:“卿大痴矣!不归,何以得活也?他日至湖南勿复走避,为幸多矣。”适有两媪摄牒赴长沙,生属宾娘,泣别而去。

途中,连城行蹇缓,里余辄一息,凡十余息始见里门。连城曰:“重生后,惧有反覆,请索妾骸骨来,妾以君家生,当无悔也。”生然之。偕归生家。女惕惕若不能步,生伫待之。女曰:“妾至此,四肢摇摇,似无所主。志恐不遂,尚宜审谋,不然生后何能自由?”相将入侧厢中。默定少时,连城笑曰:“君憎妾耶?”生惊问其故。赧然曰:“恐事不谐,重负君矣。请先以鬼报也。”生喜,极尽欢恋。因徘徊不敢遽出,寄厢中者三日。连城曰:“谚有之:‘丑妇终须见姑嫜。’戚戚于此,终非久计。”乃促生入,才至灵寝,豁然顿苏。家人惊异,进以汤水。生乃使人要史来,请得连城之尸,自言能活之。史喜,从其言。方舁入室,视之已醒。告父曰:“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史归,遣婢往役给奉。王闻,具词申理,官受赂,判归王。生愤懑欲死,亦无奈之。连城至王家,忿不饮食,惟乞速死,室无人,则带悬梁上。越日,益惫,殆将奄逝,王惧,送归史;史复舁归生。王知之亦无如何,遂安焉。连城起,每念宾娘,欲遣信探之,以道远而艰于往。一日家人进曰:“门有车马。”夫妇出视,则宾娘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太守亲诣送女,生延入。太守曰:“小女子赖君复生,誓不他适,今从其志。”生叩谢如礼。孝廉亦至,叙宗好焉。生名年,字大年。

异史氏曰:“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议其痴。彼田横五百人岂尽愚哉!此知希之贵,贤豪所以感结而不能自已也。顾茫茫海内,遂使锦绣才人,仅倾心于峨眉之一笑也。悲夫!”

崂山道士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黏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众诺而退。王窃忻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渐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语文教材节选至此)

异史氏曰:“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为王生者,正复不少。今有伧父,喜疢毒而畏药石,遂有舐痈吮痔者,进宣威逞暴之术,以迎其旨,诒之曰:‘执此术也以往,可以横行而无碍。’初试未尝不小效,遂谓天下之大,举可以如是行矣,势不至触硬壁而颠蹶不止也。”

志怪小说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唐代传奇,首先是在志怪的基础上,加以繁衍扩展,形成着意虚构而又怪诞离奇的长篇,而后再转向人间生活。而且,在整个文学史上,志怪小说始终没有消失。其中最有价值的一文,乃是有意识地利用志怪形式,在幻奇的故事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生情感的作品,蒲松龄《聊斋志异》可以作为代表。至于六朝志怪中的故事,为后代小说、戏剧所吸收,加以创变,推陈出新,更是不胜枚举。

曹余章的简介是啥?

前言

1 开天辟地的神话

2 钻木取火的传说

3 黄帝战蚩尤

4 尧舜让位

5 大禹治水

6 神箭手后羿

7 商汤和伊尹

8 盘庚迁都

9 姜太公钓鱼

10 奴隶倒戈

11 周公辅成王

12 国人暴动

13 骊山上的烽火

14 囚车里的人才

15 曹刿抗击齐军

16 齐桓公九合诸侯

17 愚蠢的宋襄公

18 流亡公子重耳

19 晋文公退避三舍

20 弦高智退秦军

21 崤山大战

22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23 伍子胥过昭关

24 孔子周游列国

25 勾践卧薪尝胆

26 范蠡和文种

27 墨子破云梯

28 三家瓜分晋国

29 商鞅南门立木

30 孙膑庞涓斗智

31 张仪拆散联盟

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33 孟尝君的门客

34 燕昭王求贤

35 田单的火牛阵

36 屈原沉江

37 蔺相如完璧归赵

38 廉颇负荆请罪

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40 纸上谈兵的赵括

41 毛遂自荐

42 信陵君救赵

43 李斯谏逐客

44 荆轲刺秦王

45 秦王灭六国

46 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47 博浪沙的铁椎

48 沙丘的阴谋

49 大泽乡起义

50 刘邦和项羽

51 巨鹿大战

52 刘邦进咸阳

53 鸿门宴

54 萧何追韩信

55 楚汉相争

56 霸王乌江自刎

57 大风歌

58 白登被围

59 白马盟

60 萧曹两相国

61 周勃夺军

62 缇萦救父

63 周亚夫的细柳营

64 晁错削地

65 马邑诱敌战

66 飞将军李广

67 卫青和霍去病

68 张骞通西域

69 苏武牧羊

70 司马迁写《史记》

71 霍光辅政

72 王昭君出塞

73 王莽复古改制

74 绿林赤眉起义

75 昆阳大战

76 刘秀重建汉王朝

77 硬脖子的洛阳令

78 老当益壮的将军

79 取经求佛像

80 班超投笔从军

81 张衡和地动仪

82 跋扈将军梁冀

83 “党锢”事件

84 范滂进监狱

85 黄巾军起义

86 袁绍杀宦官

87 曹操起兵

88 王允计除董卓

89 迁都许城

90 衣带里的密诏

91 官渡大战

92 孙策占据江东

93 诸葛亮隆中对策

94 周瑜火攻赤壁

95 华佗治病

96 刘备进益州

97 蔡文姬归汉

98 关羽水淹七军

99 吕蒙白衣渡江

100 曹植七步成诗

101 陆逊烧连营

102 七擒孟获

103 马谡失街亭

104 五丈原

105 司马懿装病

106 司马昭的野心

107 邓艾偷渡剑阁

108 扶不起的阿斗

109 王浚楼船破吴

110 石崇王恺比富

111 周处除“三害”

112 白痴皇帝

113 八王混战

114 李特的流民大营

115 匈奴人称汉帝

116 闻鸡起舞

117 王马共天下

118 石勒读汉书

119 祖逖中流击楫

120 陶侃运砖头

121 王羲之写字换鹅

122 桓温北伐

123 王猛扪虱谈天下

124 一意孤行的苻坚

125 谢安东山再起

126 淝水之战

127 陶渊明不折腰

128 刘裕摆却月阵

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

130 说实话的高允

131 大发明家祖冲之

132 范缜反对迷信

133 魏孝文帝改革风俗

134 北魏的分裂

135 梁武帝做和尚

136 反复无常的侯景

137 陈后主亡国

138 赵绰依法办事

139 隋炀帝游江都

140 李密牛角挂书

141 瓦岗军开仓分粮

142 李渊太原起兵

143 李世民取东都

144 玄武门之变

145 魏征直言敢谏

146 李靖夜袭阴山

147 玄奘和尚取经

148 文成公主进吐蕃

149 女皇帝武则天

150 请君入瓮

151 狄仁杰桃李满门

152 张说不做伪证

153 姚崇灭蝗

154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155 李白蔑视权贵

156 安禄山叛乱

157 颜杲卿骂贼

158 马嵬驿兵变

159 张巡草人借箭

160 南霁云借兵

161 李泌归山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163 杜甫写“诗史”

164 段秀实不怕强暴

165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166 颜真卿刚强不屈

167 浑瑊和李晟

168 东宫里的棋手

169 刘禹锡游玄都观

170 白居易进长安

171 李愬雪夜下蔡州

172 韩愈反对迎佛骨

173 甘露事件

174 朋党的争吵

175 冲天大将军黄巢

176 唐王朝的末日

177 “海龙王”钱镠

178 伶人做官

179 “儿皇帝”石敬瑭

180 周世宗斥冯道

181 黄袍加身

182 杯酒释兵权

183 李后主亡国

184 赵普收礼

185 杨无敌

186 王小波起义

187 寇准抗辽

188 元昊建立西夏

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

190 范仲淹实行新政

191 欧阳修改革文风

192 铁面无私的包拯

193 王安石变法

194 沈括出使

195 司马光写《通鉴》

196 苏东坡游赤壁

197 花石纲

198 方腊起义

199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

200 李纲守东京

201 太学生请愿

202 两个皇帝当俘虏

203 宗泽三呼“过河”

204 女词人李清照

205 韩世忠阻击金兵

206 岳家军大破兀术

207 卖国贼秦桧

208 “莫须有”冤狱

209 钟相杨么起义

210 虞允文书生退敌

211 辛弃疾活捉叛徒

212 陆游临终留诗

213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14 贾似道误国

215 文天祥起兵

216 张世杰死守厓山

217 正气歌

218 郭守敬修订历法

219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220 《窦娥冤》感天动地

221 一只眼的石人

222 和尚当元帅

223 鄱阳湖大战

224 刘伯温求雨

225 胡维庸案件

226 燕王进南京

227 三保太监下西洋

228 土木堡的惨败

229 于谦保卫北京

230 杨一清计除刘瑾

231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232 海瑞刚正不阿

233 戚继光驱逐倭寇

234 李时珍上山采药

235 张居正辅政

236 葛贤痛打税监

237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238 萨尔浒大战

239 徐光启研究西学

240 左光斗入狱

241 五人墓

242 袁崇焕大战宁远

243 皇太极施反间计

244 徐霞客远游探险

245 闯王李自成

246 卢象升战死巨鹿

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248 李岩和红娘子

249 吴三桂借清兵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253 李定国转战西南

254 康熙帝平定三藩

255 雅克萨的胜利

256 三征噶尔丹

257 顾炎武著书立说

258 文字狱

259 乾隆帝禁书修书

260 曹雪芹写《红楼梦》

261 大贪官和珅

262 女英雄王聪儿

本书大事年表

后记

曹余章(1924年生),现代作家。浙江宁波人。曾任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等职。著有《上下五千年》、《一代名流诸葛亮》等。

《上下五千年》

目录

前言

1 开天辟地的神话

2 钻木取火的传说

3 黄帝战蚩尤

4 尧舜让位

5 大禹治水

6 神箭手后羿

7 商汤和伊尹

8 盘庚迁都

9 姜太公钓鱼

10 奴隶倒戈

11 周公辅成王

12 国人暴动

13 骊山上的烽火

14 囚车里的人才

15 曹刿抗击齐军

16 齐桓公九合诸侯

17 愚蠢的宋襄公

18 流亡公子重耳

19 晋文公退避三舍

20 弦高智退秦军

21 崤山大战

22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23 伍子胥过昭关

24 孔子周游列国

25 勾践卧薪尝胆

26 范蠡和文种

27 墨子破云梯

28 三家瓜分晋国

29 商鞅南门立木

30 孙膑庞涓斗智

31 张仪拆散联盟

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33 孟尝君的门客

34 燕昭王求贤

35 田单的火牛阵

36 屈原沉江

37 蔺相如完璧归赵

38 廉颇负荆请罪

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40 纸上谈兵的赵括

41 毛遂自荐

42 信陵君救赵

43 李斯谏逐客

44 荆轲刺秦王

45 秦王灭六国

46 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47 博浪沙的铁椎

48 沙丘的阴谋

49 大泽乡起义

50 刘邦和项羽

51 巨鹿大战

52 刘邦进咸阳

53 鸿门宴

54 萧何追韩信

55 楚汉相争

56 霸王乌江自刎

57 大风歌

58 白登被围

59 白马盟

60 萧曹两相国

61 周勃夺军

62 缇萦救父

63 周亚夫的细柳营

64 晁错削地

65 马邑诱敌战

66 飞将军李广

67 卫青和霍去病

68 张骞通西域

69 苏武牧羊

70 司马迁写《史记》

71 霍光辅政

72 王昭君出塞

73 王莽复古改制

74 绿林赤眉起义

75 昆阳大战

76 刘秀重建汉王朝

77 硬脖子的洛阳令

78 老当益壮的将军

79 取经求佛像

80 班超投笔从军

81 张衡和地动仪

82 跋扈将军梁冀

83 “党锢”事件

84 范滂进监狱

85 黄巾军起义

86 袁绍杀宦官

87 曹操起兵

88 王允计除董卓

89 迁都许城

90 衣带里的密诏

91 官渡大战

92 孙策占据江东

93 诸葛亮隆中对策

94 周瑜火攻赤壁

95 华佗治病

96 刘备进益州

97 蔡文姬归汉

98 关羽水淹七军

99 吕蒙白衣渡江

100 曹植七步成诗

101 陆逊烧连营

102 七擒孟获

103 马谡失街亭

104 五丈原

105 司马懿装病

106 司马昭的野心

107 邓艾偷渡剑阁

108 扶不起的阿斗

109 王浚楼船破吴

110 石崇王恺比富

111 周处除“三害”

112 白痴皇帝

113 八王混战

114 李特的流民大营

115 匈奴人称汉帝

116 闻鸡起舞

117 王马共天下

118 石勒读汉书

119 祖逖中流击楫

120 陶侃运砖头

121 王羲之写字换鹅

122 桓温北伐

123 王猛扪虱谈天下

124 一意孤行的苻坚

125 谢安东山再起

126 淝水之战

127 陶渊明不折腰

128 刘裕摆却月阵

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

130 说实话的高允

131 大发明家祖冲之

132 范缜反对迷信

133 魏孝文帝改革风俗

134 北魏的分裂

135 梁武帝做和尚

136 反复无常的侯景

137 陈后主亡国

138 赵绰依法办事

139 隋炀帝游江都

140 李密牛角挂书

141 瓦岗军开仓分粮

142 李渊太原起兵

143 李世民取东都

144 玄武门之变

145 魏征直言敢谏

146 李靖夜袭阴山

147 玄奘和尚取经

148 文成公主进吐蕃

149 女皇帝武则天

150 请君入瓮

151 狄仁杰桃李满门

152 张说不做伪证

153 姚崇灭蝗

154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155 李白蔑视权贵

156 安禄山叛乱

157 颜杲卿骂贼

158 马嵬驿兵变

159 张巡草人借箭

160 南霁云借兵

161 李泌归山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163 杜甫写“诗史”

164 段秀实不怕强暴

165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166 颜真卿刚强不屈

167 浑瑊和李晟

168 东宫里的棋手

169 刘禹锡游玄都观

170 白居易进长安

171 李愬雪夜下蔡州

172 韩愈反对迎佛骨

173 甘露事件

174 朋党的争吵

175 冲天大将军黄巢

176 唐王朝的末日

177 “海龙王”钱镠

178 伶人做官

179 “儿皇帝”石敬瑭

180 周世宗斥冯道

181 黄袍加身

182 杯酒释兵权

183 李后主亡国

184 赵普收礼

185 杨无敌

186 王小波起义

187 寇准抗辽

188 元昊建立西夏

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

190 范仲淹实行新政

191 欧阳修改革文风

192 铁面无私的包拯

193 王安石变法

194 沈括出使

195 司马光写《通鉴》

196 苏东坡游赤壁

197 花石纲

198 方腊起义

199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

200 李纲守东京

201 太学生请愿

202 两个皇帝当俘虏

203 宗泽三呼“过河”

204 女词人李清照

205 韩世忠阻击金兵

206 岳家军大破兀术

207 卖国贼秦桧

208 “莫须有”冤狱

209 钟相杨么起义

210 虞允文书生退敌

211 辛弃疾活捉叛徒

212 陆游临终留诗

213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14 贾似道误国

215 文天祥起兵

216 张世杰死守厓山

217 正气歌

218 郭守敬修订历法

219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220 《窦娥冤》感天动地

221 一只眼的石人

222 和尚当元帅

223 鄱阳湖大战

224 刘伯温求雨

225 胡维庸案件

226 燕王进南京

227 三保太监下西洋

228 土木堡的惨败

229 于谦保卫北京

230 杨一清计除刘瑾

231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232 海瑞刚正不阿

233 戚继光驱逐倭寇

234 李时珍上山采药

235 张居正辅政

236 葛贤痛打税监

237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238 萨尔浒大战

239 徐光启研究西学

240 左光斗入狱

241 五人墓

242 袁崇焕大战宁远

243 皇太极施反间计

244 徐霞客远游探险

245 闯王李自成

246 卢象升战死巨鹿

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248 李岩和红娘子

249 吴三桂借清兵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252 郑成功收复台湾

253 李定国转战西南

254 康熙帝平定三藩

255 雅克萨的胜利

256 三征噶尔丹

257 顾炎武著书立说

258 文字狱

259 乾隆帝禁书修书

260 曹雪芹写《红楼梦》

261 大贪官和珅

262 女英雄王聪儿

本书大事年表

后记

本文来自作者[小晴]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2314.html

(8)

文章推荐

  • 九朵云祛斑霜安全吗?

    最近发现脸上的雀斑越来越明显了,虽然说很多人都有长斑,但是感觉长斑后真的看着很不好看,用化妆品都很难遮住,之前尝试过一些祛斑的产品,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大,朋友给我推荐了九朵云的祛斑霜,那九朵云祛斑霜安全吗?九朵云祛斑霜有副作用吗1、九朵云祛斑霜安全吗比较安全。从九朵云祛斑霜的成分综合来看,九朵云祛斑霜

    2025年09月12日
    10
  • 树叶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树叶的形状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扇形的银杏叶、线形的兰花、针形的松树、管形的大葱和小葱等。除此之外,还有剑形的凤尾兰、心形的绿萝和红薯、卵形的桑树和手掌形的枫树等等。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扩展资料:作用1、

    2025年09月15日
    7
  • dnf现在的刷排行榜

    38名力法刚刚二觉堪称一线顶峰,0.3s一个聚合。伤害各种爆炸,二觉一过0.3秒被大砍...不是0.5s更不是1s,变成了3s...非豪非欧皇不要去尝试这个职业,自身超高面板和一觉二觉被动导致吃奶率也较低,技能数据更是悲哀。别跟我说什么星空9+魔战衣+大师棍子实在弱爆了。当然土豪除外。37名百花

    2025年09月18日
    8
  • 怎么样可以控制盆栽植物滴水观音长高

    1.少浇水。你也可以使用矮壮素试试。2.用比较小的花盆,控制它的根系。盆景就是这个道理,生生憋着的。3.(这个比较暴力,可以不采纳)。我家的吊兰长得太疯,就会从盆里拿出来,把根外围揪掉一大圈,重新填土!话说那些多年生的盆栽,如果不是勤换盆或者拔根的话,整个盆里几乎没土,全是根了。4.用多效唑溶液喷洒

    2025年09月18日
    10
  • 安静书的教程一步一步

    关于“安静书的教程一步一步”如下:“安静书的教程一步一步”是指导如何制作安静书的详细步骤。安静书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游戏和学习工具,它结合了书籍和玩具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认知、动手、学习和创新能力。一、准备材料要制作安静书,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空白纸张或布质材料:用于制作安静书

    2025年09月20日
    9
  • 佳能A1200IS与佳能A800IS那个更好-

    你好:A1200要好,首先他的光圈比较大,保证亮度的情况下它的快门速度要快一些,所以清晰度和稳定性要强,尤其是拍书法一般都是在室内,而室内光线不是很强,快门速度比较慢,而大光圈带来更快的快门。虽然A800的微距更强,达到1cm,但书法作品不会离那么近拍,所以微距并不太实用。还是大光圈更加实用些。而且

    2025年09月20日
    8
  • 11到20的英文数字怎么写?

    英语数字从11到20的写法如下:11:eleven[i'levEn]?12:twelve[twelv]13:thirteen['WE:'ti:n]14:fourteen['fC:'ti:n]?15:fifteen['fif'ti:n]?16:sixteen['siks'ti:n]17:s

    2025年09月21日
    9
  • 纪录片分析一般方法

     纪录片分析是编导艺考中经常考到的题目,也是很多同学的薄弱项,很多同学经常把纪录片写成影评,这两者是有差异的,那么,到底什么是纪录片,记录片又有什么叙述手法和特征呢?本文对纪录片做了一个简单的讲解。 纪录片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

    2025年09月22日
    7
  • 中国护肤品有哪些品牌?

    很多人喜欢用国外的护肤品,对国产的护肤品了解不是很多,护肤品要选择合适自己肌肤的,国产护肤品也有很多很好用的,适合许多人的肌肤使用,对于国产护肤品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下,那么中国护肤品有哪些品牌?国产护肤品品牌有哪些?1、国产护肤品品牌NO1:大宝“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

    2025年09月23日
    8
  • 欧莱雅纷泽唇膏bp301是什么颜色?

    欧莱雅唇膏bp301属于一个比较热门的颜色,这个颜色也是大家非常好驾驭的哦!温柔的豆沙系列,感觉欧莱雅家的口红真的是性价比很高欧莱雅纷泽唇膏bp301什么颜色欧莱雅纷泽滋润唇膏#BP301#BP301气质裸色低调优雅,颜色很粉嫩质地超级顺滑,不需要涂润唇膏,浅唇深唇涂起来的效果不一样欧莱

    2025年09月24日
    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小晴
    小晴 2025年09月20日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小晴”!

  • 小晴
    小晴 2025年09月20日

    希望本篇文章《明清四大志怪小说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 小晴
    小晴 2025年09月20日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小晴
    小晴 2025年09月20日

    本文概览: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大量产生,是有其现实社会原因的。这首先是和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

    联系我们

    邮件:机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