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2、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经理、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远的编写和修订。
4、应急管理培训。
5、应急演练。
6、应急通讯设备保障。
7、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第十八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救援措施:
(一)组织抢救遇险人员,救治受伤人员,研判事故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隔离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受到威胁的人员,实施交通管制;
(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避免或者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四)依法发布调用和征用应急资源的决定;
(五)依法向应急救援队伍下达救援命令;
(六)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组织安抚遇险人员和遇险遇难人员亲属;
(七)依法发布有关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急救援措施。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不能有效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指挥应急救援。
应急管理的内容包括:?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在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的协调下,各相关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与政府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相匹配的应急体系;
3、预防为主,防救结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和部门合作,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快速应对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社会公众的基础作用;
5、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动员企业及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公众力量,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同时,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6、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7、信息公开,引导舆论:在应急管理中,要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做到信息透明、信息公开,但是,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除外,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地对社会公众的舆情进行监控,了解社会公众的所思、所想、所愿,对舆情进行正确、有效引导。
本文来自作者[映凝]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256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映凝”!
希望本篇文章《安全应急措施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法律分析:1、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2、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