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发寒冷的天气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一大批 养生 大户早已经抛弃了“一天一洗澡”的寒冷散热模式,转身投入了“一天一泡脚”的温暖 养生 怀抱。
我们都知道,泡脚对身体的好处极多,不仅可以有效的减轻身体疲劳,改善血液循环,还能理活气血、加快体内寒气的排出,同时还能促进睡眠,让奔波劳碌了一天的你,拥有一个香甜舒适的睡眠。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对冬季泡脚这件事儿是存在很多误区的,而这些误区会让本该很好的 养生 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误区一:冬季泡脚,水越烫越好
在老一辈人的思想里,觉得冬季泡脚可以把身体里的寒气赶出去,让浑身上下都变得暖烘烘的,甚至有时候还能出点汗,所以为了所谓的效果,就把洗脚水调得特别烫,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医学研究数据表明,过高的水温会破坏足底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同时会使得血管过度扩张,血液循环猛地加快,很容易让人出现脑供血不足和头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更加危险。
建议把水温控制在45度左右。
误区二:泡脚时间越长,效果越“到位”
泡脚是有利于身体 养生 的好方式,但并不是说,泡的时间越长就效果越好。
建议控制在10-15分钟,身体热乎乎的,头上隐约有细汗的程度就可以了。
误区三:想什么时候泡都可以
泡脚不分时间地点,啥时候想泡啥时候好?NO!建议在睡前泡脚,这样能更有效的祛除身体疲劳,让身体暖暖和和的,然后直接钻被窝的话,保暖工作就更到位啦。
需要注意的是,刚吃完饭不适合马上泡脚,因为这时候泡脚的话,会加快身体的血压循环,容易让人出现头晕、难受等不适症状,还会影响胃部血液的正常供给,长此以往的话,不利于消化,易出现肠胃类疾病。
1、孕期女性可以适当用温热的水泡脚,但一定注意避免使用过烫的热水浸泡,并且掌握好泡脚时间,注意不要使用泡脚药包等物品。
2、脚气严重到起泡程度的人,不宜用热水泡脚,否则极容易引起伤口感染。
3、糖尿病患者也要谨慎使用热水泡脚,糖尿病足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哪怕水温很高,他们也不能十分敏感地感受到,容易造成脚部烫伤。
4、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使用过烫的水泡脚,当心血压循环突然加快,造成身体不适,增加发病危险。
4、婴幼儿不适合泡脚,这个阶段的小孩本身就容易上火,且皮肤娇嫩,只需要每天将小脚丫清洗干净即可。
5、其他腿部疾病人群,建议在咨询医师意见后再进行。
脚部有很多的穴位,泡脚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法,泡脚比较简单,对身体的好处也有很多,在冬季的时候,许多人晚上睡觉之前会选择泡脚,让身体更加暖和,不过冬季泡脚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冬季泡脚有哪些禁忌事项?冬季泡脚需要注意些什么?
1、冬季泡脚的禁忌
1、水温太高
泡脚的水温不能太高。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
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而且还会使皮肤角质层干燥、皲裂,甚至烫伤皮肤。
2、泡桶清洁不彻底
如泡脚桶不清洁彻底或者桶壁内没有进行抗菌处理,脚上细菌就容易残留在桶壁内,造成对脚部的反复感染,因此选择好的泡脚桶十分重要。
3、水量太少
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或搪瓷盆,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最好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4、泡脚时三心两意
做泡脚时不要看书、看电视,这样容易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
5、泡脚后立刻睡觉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6、泡脚时间太长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
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7、经期乱用中药泡脚
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
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8、饭泡脚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
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泡脚。
2、中药泡脚的好处
当归干姜浴:暖身_寒
受到寒气影响,寒底人士或气血循环较差的人怕冷的情况更为严重。除了进食温热补品如羊肉、鹿茸等外,不妨以一些温和活血的中药来浸足浴,例如干姜、附子和吴茱萸均是温药,具有散寒止痛和温经通脉的功效,有助打通经脉,并帮助_散寒气,令身体温热。若能加强气血循环,效果就相得益彰,可加入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当归和党参等,令气血畅顺运行全身。
材料: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当归1两、吴茱萸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并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行气活血,暖身_寒。
荆芥防风浴:预防外感
天气转冷,稍一不慎,身体便容易受病邪,特别是风寒感冒更为普遍。想预防应不时用一些_散风寒的中药作食疗,又或制成药液浸浴或足浴,有助预防风寒感冒,在初发期间更能减低恶化机会。中药如荆芥、防风、姜活和紫苏叶等均是发汗解表的中药,具有升散作用,即能透过发汗而_除表邪,治疗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
材料:姜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紫苏叶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辛温解表,_风防感
川芎白芷浴:温肺通鼻
正值转季,除了容易患上风寒感冒外,肺气虚的人士受到秋燥和寒气的入侵,特别容易引发鼻敏感,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头晕头痛等,要纾缓鼻敏感不适,在_风散寒之余,可配合一些宣肺通鼻的中药作足浴,例如白芷、辛荑花、苍耳子和蒿本等。白芷和蒿本都能_风散寒,而辛荑花和苍耳子则有宣通鼻窍的功效,能纾缓风寒感冒的不适,特别能针对鼻塞和头痛。
材料:川芎1两、白芷1两、辛荑花1两、苍耳子1两、蒿本1两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宣肺通鼻,止眩止晕。
所以说,泡脚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的养生功效,对改善你的体寒问题会有大帮助。如果你也有体寒等健康问题,那就可以来试一试泡脚养生法了。泡脚的秘方有不少,记得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挑选方案。
本文来自作者[之云]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27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之云”!
希望本篇文章《爷爷说冬天泡脚水越烫越好是真的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愈发寒冷的天气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一大批 养生 大户早已经抛弃了“一天一洗澡”的寒冷散热模式,转身投入了“一天一泡脚”的温暖 养生 怀抱。 我们都知道,泡脚对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