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清明节气的传统美食及养生妙招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斗指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雨,故名雨水。五行中肝属木,味酸,脾属土,味甘,木胜土。所以,雨水时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最为适宜。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种植 历史 ,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栗、桃、李、杏、枣)之一。大枣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红枣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乘贡品,宴请宾朋。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礼记》上有“枣栗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战国策》有“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枣在中国北方的重要作用。《韩非子》还记载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事情。所以民间一直视枣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
大枣作为药用也很早,《神农本草经》即已收载,历代药籍均有记载,对其 养生 疗病的认识不断深化。至今,大枣都被视为重要滋补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大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其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民间有“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之说。
大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与胃胀、呕吐等症状。
2.补气养血: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
3.养血安神:对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即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缓和药性:红枣常被用于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
另外,现代研究红枣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铁、钙、磷物质,不仅能促进女性荷尔蒙分泌,加强胸部发育,还是补气养血的圣品,同时又物美价廉,民众无需购买昂贵的补品,善用红枣也可达到 养生 保健的功效。
红枣枸杞茶
配料 红枣10枚(30克),枸杞子20克,冰糖10克。
做法 将锅里注入适量清水,放入红枣、枸杞子,大火煮沸,转小火,放入冰糖,煮5分钟即可。
功效 养肝明目,润肺滋阴,补肾益精,健脾益胃。有很好的护肝功效,熬夜族平时可多多食用。
当归红枣粥
配料 当归15克,红枣50克,白糖20克 ,粳米50克。
做法 先将当归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水200毫升,先煎浓汁100毫升,去渣取汁,与粳米、红枣和白糖一同加水适量,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温热服用,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 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痛、眩晕及便秘等症。
红枣猪心汤
配料 猪心1个,红枣15克,茯苓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 先将猪心剖开,洗干净。将茯苓、红枣、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用绳子扎紧。布袋同猪心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撇去表面的浮沫。改用小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 补血养心,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健脑益智,对失眠、食欲不振、健忘症状有食疗作用,尤其适宜小孩和女性朋友饮用。
张向群,航天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师承名家,主攻温病,擅长对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努力钻研,致力于医药知识普及,主持或参与编辑多部医学专著和 健康 科普读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篇。曾在北京电视台《 健康 生活》栏目做专题讲座,在航天科工大讲堂及航天科工各下属单位做 健康 养生 讲座,受到好评。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气的传统美食及养生妙招,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清明节传统美食
1、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2、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3、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4、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5、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尔族、东乡">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6、乌稔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清明时节的养生妙招
气虚型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肌肉松软不实,常自出汗,且动时尤甚,气短懒言,易疲乏。学生和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容易气虚。
推荐运动: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
饮食注意:健脾祛湿,培补元气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和甘草等。
药膳选择:党参黄芪粥(党参10克,黄芪15克,大米100克。将党参、黄芪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30分钟,再用文火煮沸40分钟,去除中药后,放入大米煮成粥即可)和虫草黄芪煲乌鸡(乌骨鸡半只,虫草3~5克,黄芪30克。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然后与虫草、黄芪、姜片一起放入砂锅**煲,待鸡肉熟烂时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血虚型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光泽或萎黄,唇色、指甲颜色淡白,脉细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健忘等。
推荐运动: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极拳等,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
饮食注意:可适当进补鱼胶、雪蛤、玫瑰花、阿胶、大枣、当归、枸杞、熟地和何首乌等。
药膳选择:鱼胶红枣粥(鱼胶15克,红枣10粒,冰糖适量。先将鱼胶用清水浸泡发大,使其变软,之后洗净,切成细丝,与红枣、冰糖一起放入炖盅中隔水炖2个小时即可),对气血不足、神疲体倦、肌肤不泽、面有皱纹者尤佳。
阴虚型
体质特点:体型偏瘦,皮肤偏干,易生皱纹,长黑眼圈,性格较急躁,容易咽干、口渴、眼目干燥,失眠多梦,两颧发红,干咳,少痰等。多见于喜吃烧烤、煎炸或嗜好烟酒的人群。
推荐运动:多外出踏青,并可通过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
饮食注意:阴虚,易生内热,推荐食用西洋参、石斛、麦冬、百合和菊花等滋阴润燥。
药膳选择:西洋参石斛炖老鸭(西洋参10克,石斛6克。先将老鸭洗净,控干水分,连同西洋参、石斛一起放进煲内,加水约500毫升,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炖1个小时即可)。
阳虚型
体质特点:肤白体胖,肌肉松软,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易脱发,筋骨萎软不健等。长期偏食寒凉的食物也会形成阳虚体质。
推荐运动:可进行慢跑、球类动态运动等,以避免外邪侵袭。
饮食注意:调理阳虚的人需要温补,还需要兼顾脾胃,增强抵抗力,可食用人参、冬虫夏草、核桃仁、鹿茸、芡实、山药、杜仲和薏苡仁等。
药膳选择:山药薏米芡实粥(山药、薏苡仁、芡实各10克,粳米100克。将淮山药、芡实用水稍浸一下,去杂质洗净。将粳米、山药、薏苡仁和芡实放入锅中,同煮成粥,具有健脾渗湿和滋补肺肾的功效)。
肝郁型
体质特点:皮肤偏**,面圆头大,手足较小,但肩背丰厚。腹部较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全身肌肉丰满匀称。
推荐运动: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以不疲倦为度,不宜出汗过多。
饮食注意:宜进薏苡仁、萝卜、山药等健脾食物以及柑橘、佛手、萝卜等理气食物,少食甜食、糖类,忌辛热、酒及油腻之品。
药膳选择:甘松粥(甘松5克,粳米100克。将甘松水煎,煎成后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熬粥,待粥熟时加入甘松汁稍煮即可)。
清明时节预防疾病
一、注意保暖防风邪
清明时节因为天气骤变的原因,导致了风邪增多,因此人应当注意防风保暖,防止风邪入侵人体导致身体健康遭受损害。在外出祭祖或是踏青时好能够随身准备一件外套,让外邪无法入侵身体。
此外,对于孕妇、老人、孩童等身体较为脆弱的人来说,在防范风邪的同时,好能够多多的休息,这样便可以保护好身体的健康。
二、保护肝脏防肝病
肝脏疾病很容易在清明时节出现于身体上,因为此时风较为干燥容易使人肝火变的旺盛,如果没有及时的清火,很容易就会诱发肝脏疾病,因此在清明时节,应当重视起肝脏的健康,预防肝脏疾病。
多食用平肝补肾润肺的食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能够有效保护肝脏的健康。
三、预防过敏
春季空气中的过敏源较多,并且清明前后是很多花开的时间,因此在外出踏青时,就一定要重视护肤的问题,有着花粉过敏的朋友,好不要到百花齐放的地方踏青,在野外好避免过高的草丛。
因为清明前后正是虫类活跃的时期,此时进入草丛很容易被虫子咬到,从而诱发过敏现象,所以在生活中对于这一点一定要重视才可以。
四、不食不明野菜预防胃病
春季是很多野菜上市的季节,但是在清明外出踏青时,即便是看到了野菜也不可随意采摘食用哦,防止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的一些肠胃疾病。要知道,虽然很多野菜看似没有害处,但在误食后,很容易成为健康杀手。
五、祭祖注意心脏健康
清明节是一个祭祖的时节,但在祭祖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伤心过度,防止心脏健康遭受损害,尤其是本就患有心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更是需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剧烈的情绪波动很容易将这些疾病引发出来,从而导致心脏健康被毁灭。
六、防春瘟
春季是一个生命复苏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季节,为何说它危险呢?因为春季虽然万物复苏,但是空气中总是会包含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如果没有重视起这些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就会被之感染从而诱发疾病。
如流感、流脑、百日咳等病症,都是在清明前后容易出现的,所以在生活中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漱,做好防春瘟的工作对于保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七、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在清明前后还有一种疾病很容易出现,它就是流行性腮腺炎,并且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极强,甚至通过唾液飞沫都可以传播,因此想要预防这种疾病在外出游玩时,好将口罩戴上,就餐时好选择干净卫生的餐厅,并且使用公筷,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出现。
八、预防眼部疾病
眼部疾病同样容易在清明前后出现,如红眼病、沙眼因此在清明时节想要保护健康,对于这些眼部疾病就应当预防,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用手去揉眼睛或者和他人共用一套洗簌用品,常洗手、洗脸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防眼部疾病的出现。
九、预防呼吸道疾病
空气中的细菌增多,变得更加活跃,此时就应当保持室内有着良好的空气,适当的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并且将房间中的废气排出,可以帮助人们保护肺的健康,一石二鸟的事情,我们为何要拒绝呢?
本文来自作者[怀之]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271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怀之”!
希望本篇文章《寒露节气养生常识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足部保暖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