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幼儿种植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于幼儿的多方面发展、综合性学习行为及其特定行为的产生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1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美丽的种植区始终都是班级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
在当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在种植区里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是他们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能力。那么如何利用种植区开展有趣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策略一:有效利用种植区,鼓励孩子自主种植和管理
以往,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参与种植区活动,教师都要求他们都从家里带一些自己种植的小植物放到班级的种植区里,但是大部分孩子种植的小植物都是由家长代劳的,孩子们(甚至包括家长)是在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这个小植物以后的生长状况并不关心。即使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家长和孩子,在把种下的小植物带到班级后,由于植物的发芽都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兴趣无法持续很久。加之很多植物放在一起,教师也很难顾及到每一株植物的变化,于是经常出现这样一种场景:虽然每个班级的种植区都是郁郁葱葱,但是孩子们却很少真正的去关注,只是教师或班级里个别的孩子管理种植区,没有发挥其教育价值。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建议:请孩子在家种一株小植物,并精心照顾它,等它发芽后再拿到幼儿园来,比一比谁的植物长得好。孩子们在争强好胜的心理作用下,都积极地参与了种植活动。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种的植物长得最好,家长们责无旁贷地充当了指导者的角色,在家里认真地一对一地指导孩子,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种植兴趣,同时也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
由于种植时间以及植物生长速度的不同,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把植物带到幼儿园来,使孩子们都有机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植物。实践证明,不仅孩子们爱上了种植区活动,经常到种植区看看植物的变化,家长也充分体会到了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
比如:甜甜的妈妈和孩子种了几颗黑豆,发芽以后,甜甜说:“这个豆子发芽太有意思了,妈妈,别带到幼儿园了,我要在家看它长大。”妈妈说:“把它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讲讲你是怎么把它照顾到发芽的,然后和小朋友一起看它长大,那多好呀!”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幼儿园种植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对植物生长的兴趣,而且还是鼓励孩子和别人交流与分享的绝好机会。
策略二: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对于这一点,我们过去也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如:做植物生长记录。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做植物生长记录还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那么怎样指导孩子完成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做榜样。
具体表现为教师要亲自种小植物,还要从孩子的角度审视所提出要求的合理性、适用性。如果教师本身都对种植活动不感兴趣,怎么为孩子做榜样呢?因此在选择所种植物上,我刻意标新立异,找到一根莴笋,目的是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首先我向孩子们介绍莴笋的名称,并组织幼儿说说它的外形特征,然后让孩子们猜想它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最后请孩子们画下小植物现在的样子和猜想的样子,于是有了第一次的观察记录,全班幼儿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观察记录,知道了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记录水平,我又提出了新要求:学会观察和写生。因为植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其生长过程中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植物很快就能发生变化,有一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就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教师决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教师要引导孩子经常观察植物的变化,当发现有变化时再记录。
例如:小豆苗长出新叶子了,白菜好像结花骨朵了,地瓜苗又长高了,甚至是萝卜烂掉了,蒜苗干枯、死掉了。不管是谁有了新发现,教师都会做发起人,以小组的活动形式组织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这样不仅利于指导幼儿的观察、绘画,还可以组织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话题讨论。这些话题包括:白萝卜和红萝卜的叶子一样吗?为什么这棵萝卜的根会烂掉?种在水里、沙里、土里的大蒜长出的蒜苗哪个最快?哪个最粗?等等......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参与话题讨论,也许孩子们的讨论只是只言片语,缺乏逻辑性,但是孩子们真真正正在思考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策略三:放大种植活动成果,促使孩子积累有益的生活经验
虽然孩子们种植活动在成人看来很不起眼,但教师要高度关注种植活动,并及时放大这种成果,充分满足孩子们的成就感。当有的孩子种的植物变化快,成为大家观察和讨论的中心时,孩子的内心是充满快乐的;当有的孩子种的蒜苗被剪下来送到食堂成为美味的汤料时,孩子的内心更是充满快乐的。教师千万不要忽略了每一次机会,要及时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这种快乐,并把它放大再放大。
总之,种植活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其教育效果也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够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必须把对种植区活动的关注作为一种习惯,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获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些生活经验的获得,远比孩子们枯燥单调地学习一种知识更为重要,它必将在孩子们美丽的人生画卷中留下最为新鲜靓丽的.一笔。
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2为让幼儿成为种植园地真正的主人,实现种植园地的课程价值,同时让幼儿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蔬菜的种子,了解种植蔬菜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7月1日,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组织全体幼儿一起参与种植。
活动前,老师们不仅和孩子一起认识了各种蔬菜以及种子,而且发动家长朋友和孩子一起研究、讨论种植的方法,丰富孩子种植方面的知识;活动中,请有经验的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种植,先除草、再翻地、然后播撒种子、最后浇浇水,在家长朋友的引领下孩子们干的不亦乐乎。种植完,孩子们不禁发问“老师,我们的蔬菜宝宝什么时候长出来?”。
种植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了种植的具体方法,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在参与中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3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根据这一理念,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植物生长的奥妙、体验种植的乐趣。长海儿园特将种植活动纳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日常工作,在园内为6个班都开辟了种植区。经过各班师生及家长的精心播种和浇水,种植区呈现欣欣向荣的长势。瞧,菜园里种的是幼儿常见的一些蔬菜,有青菜、油菜、菠菜、土豆、芹菜等等。近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来到种植区与大自然来个亲密的接触,观察蔬菜宝宝的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等。在小小的种植区里孩子们探头张望着,询问着,讨论着,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杰作。
孩子们从中体验劳动和收获的快乐,促进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探究和观察兴趣。 “播种希望、收获快乐”生态种植园是小孩尝试、探索、开发的基地,更是孩子的开心小农场。
(一)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的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种植活动是真实自然的,生机勃勃,变化万千。他们没有认真的、仔细的认识过黄豆,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进行了黄豆的认识,帮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它。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
案例:小朋友和老师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豆豆,生成了科学活动:“认识黄豆”。小朋友自己介绍带来的豆豆的名称。老师把不同的豆豆分放在盘子里,让幼儿自己观察豆豆的不同特征。许耀文惊讶地说:“老师,我发现黄豆有一点淡黑色,黄豆是不是有点坏了,”徐梦宇说:“是虫子咬的小伤痕吗?”,“其实,小朋友说的黄豆的伤痕是黄豆的芽眼”,“你们再找找红豆、黑豆、绿豆有芽眼吗?”这么一说,大家开始仔细地寻找着。幼儿都被这一句话吸引了,都在认真的、努力的寻找“芽眼”。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认识了黄豆,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黄豆的秘密。在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带动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幼儿能观察的很仔细,也很用心。他们还会自己动脑筋想,这个黑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会自主的进行讨论。得不到正确的答案的时候就会请老师帮忙,以后幼儿碰到自己不认识的事物的时候也会去观察,去思考。
(二)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如今的幼儿因为平时缺乏锻炼,很多本来应该会的能力都在“退化”,然而通过照顾黄豆苗,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幼儿之间会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种植时遇到的问题,同时他们还会比较谁的种子张的快。有些用心的幼儿,每天早上来都会用杯子给自己的豆芽浇水,让它茁壮的成长。
案例:今天我们再次去观察黄豆苗,他们已经长大了很多了。小朋友一看到豆苗,就说:老师你看我的,已经长出那么多的叶子了,已经长大了很多了。孩子们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自己中的黄豆已经长大了,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在一片感叹声中,突然黄琪大声的说:“看我的黄豆叶子上全都是小洞洞。”“老师,我的也有小洞洞”。大家都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请小朋友自己观察一下,能不能找到破坏豆苗的“凶手”。娄翔大声的说:“看,叶子下面有很多的小黑虫子”。进过老师的提醒,幼儿就想办法要把虫子杀死,不能再让他破坏豆苗了。褚雨薇说:“这种虫子应该用药水,才能把他们杀死。”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然后我们就找来水壶,兑好药水,在浇药水时,有朋友还说:豆苗我来保护你。很关心自己的豆苗。
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自己的苗苗是多么关心,看到幼苗长大了很开心。同时看到幼苗长了虫子,能积极的想办法来保护豆苗,这个就是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并且通过遇到虫子的困难,并解决困难的事件,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时也能看出种植活动使幼儿更加的团结,更有集体意识。
(三)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是幼儿熟悉的、容易收集的,他们对这些东西感到好奇,而种植活动就是它一个小小的索引。
案例:小朋友种下黄豆现在已经长出了两张黄豆叶子的黄豆苗了。吴晞楠提出:“黄豆宝宝长出了叶子住在纸杯里有点不舒服了,怎么办呀?徐梦宇说:“我和奶奶把黄豆种在地上的”……小朋友纷纷议论着。最后商量决定把黄豆苗“搬家”,种在幼儿园的小山坡上。老师教了小朋友种植的顺序,用水管小心地给黄豆苗浇水。因为小朋友还要经常来看看自己种的黄豆苗,所以,在黄豆苗旁边插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小标牌。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黄豆生长在杯子里已经不够了,需要搬家,教师告诉他们种植的方法,放开手让幼儿自己发展。因为都是自己的豆苗,他们都很小心的进行种植,怕弄坏了自己心爱的东西。挖土、浇水这些事情在家里都是不会做的,在活动中也能看出幼儿动作的笨拙、和不知所措。这些都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能舍弃。
(四)种植活动给幼儿带来收获的快乐。
随着季节的变化,同时在孩子们的细心观察照顾下,小山上的植物都成熟了,孩子们高兴地拿着工具来收获了,当孩子门抬着满满一篮子毛豆回来时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毛豆,今天我们可以吃毛豆啦!然而分享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尝到了新鲜的毛豆,特别的好吃。在品尝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懂得谦让,懂得一起分享,而且他们还懂得珍惜,知道这个是来之不易,是他们期待、盼望了很长时间,用爱心和责任心浇灌出来的。通过这次种植活动,对幼儿一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幼儿不仅仅得到了能力上的发展。我们老师也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我们老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本文来自作者[破晓帝皇]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407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破晓帝皇”!
希望本篇文章《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实践证明,幼儿种植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于幼儿的多方面发展、综合性学习行为及其特定行为的产生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