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理工类学院。有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建校70年。
学院介绍
1952年,由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截至2021年底,学校有海淀、管庄、昌平3个校区,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4.11万平方米;共有教职工总数3399人,其中专任教师2067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拥有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底,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等机构,开办55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拥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师资力量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总数337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98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900人,其中专任教师190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双聘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9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
教学建设
校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大赛等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奖,MEI机器人团队、智能车队先后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原创校史话剧《绽放》获得校园戏剧最高奖;学生田径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竞赛中数度摘桂;女篮代表队在北京市高校联赛中连续12次夺冠,并于2005年挺进CUBA全国八强。
学术研究
学校拥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
学校设有融合创新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沿海协同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合作交流
学校与中国国内150多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180多所中国以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文化传统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图案。外环由北京科技大学中英文名称和建校年份“1952”组合而成;内环以“鼎”为主体造型,嵌入校训“求实鼎新”。
鼎作为“国之重器”,是中华悠久文化的象征和作为“国之重器”,是中华悠久文化的象征和中国冶金科技文明的代表。这一图案反映了北科大的学科背景、行业特色和文化根源,体现了学校引领钢铁行业发展、支撑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卓越贡献,彰显了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汉语中,“鼎”还具有“鼎力”、“鼎盛”、“鼎新”等正向联想和竭尽全力、团结同心、国家兴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正面引申义,代表了北科大人沉稳刚毅、众志成城、为中华之崛起、奉科技以强国的精神品格。
“鼎”的正中是以小篆体书写的校训,具有鲜明的历史厚重感、文化传承性和视觉冲击力。校徽与校训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便于识别和记忆,更能体现和激励全体师生“求实鼎新”的精神追求。
校徽色调为“北科蓝”,与整体设计风格和校训内涵统一,体现了学校坚实深厚的学术底蕴、朴实严谨的治学准则和开放包容的大气姿态。
杰出校友
学校有41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科技大学是985大学。
更多学校信息:
中文名:北京科技大学
英文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简称:北科大(USTB)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办
学校类型: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属性:211工程 ,985平台 ,111计划 ,2011计划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所属地区:北京市
知名校友: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郭声琨等
主管部门: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共建)?
主要院系:土资学院、材料学院、经管学院、冶金学院、自动化学院、计通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学院、数理学院、化生学院、能环学院等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学校代码:10008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中心:1个 ,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个
一流学科:材料、冶金、矿业、科技史
所属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扩展资料:
学校文化传统:
校训:求实鼎新
“求实”,意为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客观冷静的研究探求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代表了学校恪守学术规律、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取向;“鼎新”,语出《周易·杂卦》“鼎,取新也”,意为树立新的标准、风气等,体现了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特征。
“求实鼎新”合并使用,既是对学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光荣传统的传承,也是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不断铸就新辉煌的有力宣言,更是对全体北科大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勇担历史重任的激励和号召。
校徽:
新校徽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图案。外环由北京科技大学中英文名称和建校年份“1952”组合而成;内环以“鼎”为主体造型,嵌入校训“求实鼎新”。
鼎作为“国之重器”,是中华悠久文化的象征和我国冶金科技文明的代表。这一图案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北科大的学科背景、行业特色和文化根源,体现了学校建校60年来引领钢铁行业发展、支撑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卓越贡献,彰显了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汉语中,“鼎”还具有“鼎力”、“鼎盛”、“鼎新”等正向联想和竭尽全力、团结同心、国家兴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正面引申义,代表了北科大人沉稳刚毅、众志成城、为中华之崛起、奉科技以强国的精神品格。
“鼎”的正中是以小篆体书写的校训,具有鲜明的历史厚重感、文化传承性和视觉冲击力。校徽与校训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便于识别和记忆,更能体现和激励全体师生“求实鼎新”的精神追求。
校徽色调为“科技蓝”,与整体设计风格和校训内涵达到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学校坚实深厚的学术底蕴、朴实严谨的治学准则和开放包容的大气姿态。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作者[怀曼]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40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怀曼”!
希望本篇文章《北京科技大学是几本院校?》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理工类学院。有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科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