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蚂蚁》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蚂蚁》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二、认识昆虫,并根据语词做四种动力表现。

  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儿谣游戏,里面蕴含的节奏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整首儿谣有四段。每段有四句,每句有四拍。

  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儿谣做四种动力的表现。

 难点:在活动中学习小蚂蚁与他人合作,并能体验合作的快乐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搬、推、拉、堆), 即让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四种动力。

 2、通过活动中的搬运游戏、传递积木、搭建舞台等等环节,让孩子充分地体验了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半圆形、圆形、竖排

 乐器的摆放:放置围好的半圆形的凳子底下。

  活动准备:

 木质乐器:木鱼、响板、蛙鸣筒

 材料准备:昆虫、小积木、音乐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表现,昆虫步伐。

 1、认识昆虫(三对足的)

 2、律动

 师:播放各式音乐曲风。

 幼:以各种昆虫的姿势爬、飞、走。

 二、故事引导。

 故事: 秋天将要举办昆虫选美大赛,六只脚以上的小动物都可以来参加比赛。可是选美大会需要在一个舞台上进行,所以勤奋的小蚂蚁自愿担任搭建舞台的工作。

 三、语词游戏,肢体表现搬/推/拉/堆。

 1)根据语词做动作,暗示四种动力搬、推、拉、堆 (动力)

 2)两人一组协力搬运。

 3)跟着儿谣敲念拍子,最后进行简单的舞台搭建工作。(拍子)

 四、搬运游戏

 1、不同方位传递积木(左右、跨下、头顶)

 2、探索不同的搬运方式。

 五、配器敲奏,认识木质乐器。

 1、确定哪些乐器是用木头做的。

 2、配合语词敲奏儿谣节奏。

 六、游戏书。

 1、找找哪些是昆虫?(三对脚)。

 2、请用蜡笔圈选出来。

《小蚂蚁》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激发了幼儿对蚂蚁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各种小蚂蚁展、活体小蚂蚁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游戏用的大树洞、土洞。(附后)

 2.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小蚂蚁的生活情况。

 3.材料准备:蚂蚁容器、放大镜、橡皮泥、毛根、幼儿操作卡、记录表、蚂蚁头饰、ppt幻灯片、大树叶、大米粒(附后)。

  活动过程:

 1.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小蚂蚁长得什么样?蚂蚁头上有什么?它有几条腿?蚂蚁都有什么颜色?

 (3)幼儿分组操作(幼儿自由选择)。

 第一组: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蚂蚁半成品,请幼儿补插完整的小蚂蚁(黑色的小蚂蚁、褐色的小蚂蚁、红色的小蚂蚁)。

 第二组:投放《幼儿操作》卡,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附后)。

 小结: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蚂蚁;数一数操作页中共有几只小蚂蚁。

 (4)认知小蚂蚁外形特征。

 蚂蚁有头、胸、腹、六条腿和两只触角。

 2.观看ppt幻灯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请幼儿观看小蚂蚁身体结构的幻灯片,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的印象,然后,观看小蚂蚁生活方式的幻灯片,简单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小蚂蚁生活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师幼讨论,通过探究了解到蚂蚁的家在泥土里;蚂蚁的家在树上;蚂蚁的家在石头缝里等。

 3.喂食小蚂蚁。

 小蚂蚁喜欢吃什么?

 提供树叶、面包渣、石子,与幼儿一起喂小蚂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游戏“小蚂蚁回家”。

 学一学小蚂蚁走路的样子好吗?

 幼儿带头饰,随音乐模仿小蚂蚁爬行、运粮食、钻洞等动作,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小蚂蚁》;在操作区投放小蚂蚁结构拼图;在运动区投放小蚂蚁头饰、树洞、土洞等游戏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身边生活开始。对于幼儿来说,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是目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本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围绕活动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爱吃的食物,即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活动分析:

 通过“小蚂蚁”这个活动,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到了满足。在观察、思考、讨论小蚂蚁的过程中,幼儿会随着对小蚂蚁的认识、了解逐步加深。同时,使幼儿亲近小动物、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也自然地流露出来。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更加注重调动幼儿的探究兴趣,注重幼儿对蚂蚁观察、了解和亲近的过程,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引导幼儿认识小蚂蚁,观察了解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和体验喂小蚂蚁的快乐,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幼儿乐于观察、善于思考、亲身体验、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小百科:蚂蚁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小蚂蚁》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事情是要靠同伴或集体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解决的,而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小蚂蚁》是最能体现出团结合作而又充满童趣的儿谣,它注重音乐与动作、语言的紧密结合,让幼儿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能让幼儿在愉快游戏中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从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儿谣里的“嘿哟、嘿哟”更是幼儿感兴趣的,明快欢乐的节奏,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浓,更能感受到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有节奏念儿谣,并能根据语词的变化用肢体作出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重难点:幼儿有节奏的念儿谣,并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等动力。并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各种形状的木材、小蚂蚁头饰、乐器:打棒、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的内容。

  二、学念儿谣运用肢体表现“搬、推、拉、堆”的动作

 1、欣赏儿谣,初步熟悉儿谣内容。

 提问:小蚂蚁用了哪些方法运木材?(幼儿:搬、推、拉、堆)并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播放录音,让幼儿跟录音边念儿谣边用肢体表演。(两人一组,一人扮小蚂蚁,一个扮大木材,跟着儿谣表演,交换表演)

  三、小蚂蚁运木材游戏

 1、小蚂蚁把木材运到指定的地点搭舞台。

 2、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运木材所用的方法,然后启发幼儿说出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四、乐器演奏

 幼儿用乐器跟着音乐边念儿谣边打节奏。

 活动结束

 幼儿听着音乐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小蚂蚁》教案 篇4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书、有关蚂蚁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现蚂蚁的,幼儿观察。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它长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它们喜欢吃什么?是怎样活动的?”

 二、 阅读活动

 1、 阅读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了解故事名称,并初步知道一些蚂蚁的习性。

 2、 第1页:这是哪儿,小蚂蚁在干什么?旁边的草地上有什么?

 3、 第2页:小蚂蚁发现了什么?小蚂蚁要做什么?你想用什么词来描述它们的动作?你能学学它们的动作吗? 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4、 第3页:它们又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吗?请你学一学,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5、 第4页:小蚂蚁又发现什么?它们是怎样运送这些小米粒的?用什么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大家来学一学这个动作,请幼儿一边做这个动作,一边念这个动词。

 6、 第5页:小蚂蚁还发现什么食物?小蚂蚁是怎样运送碎饼干的?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的动作?我们来学一学蚂蚁的动作。

 7、 第6页:下雨了,谁去躲雨了?她们是怎么躲雨的?小蚂蚁是怎么躲雨的?

 8、 第7页:什么东西是小蚂蚁的船?小蚂蚁怎样把它的食物运回家的?

 三、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 阅读文本。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边观察图画,边阅读下面的文字,重点理解每页用到的动词。

《小蚂蚁》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画画的乐趣。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环境准备

 《美工》,油画棒人手一份,范画。

  重点难点

 学习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三、有效语言设计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2、你们喜欢蚂蚁吗?今天我们就来画蚂蚁。

 3、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最后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4、在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周围有什么?

 四、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并示范画蚂蚁。

 观察小蚂蚁:小蚂蚁长什么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

 师幼共同小结: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下面我们就来“变”小蚂蚁。

 我们选一支白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画小蚂蚁。

 交代作画步骤:园园的头——园园的身体比头小一点——水滴形的尾巴——画上触角、眼睛、嘴和六条腿——再添画景物——刷颜料(方法:横着刷或竖着刷)

 五、布置任务,交代要求。

 六、幼儿练习,指导幼儿作画。

 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1、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2、 鼓励 幼儿添画喜欢的景物,使画面更加丰富。

 3、 鼓励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背景色刷上去,注意方法。

 4、 鼓励画得快的小朋友说说小蚂蚁的故事。

 七、展示作品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1、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感受作品的完整性及绘画色彩的美感。

 2、表扬鼓励画面布局合理,动态不一的作品。

  活动延伸:

 参观其余组的作品,并把图画编成一个故事。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不足:

 对作品评价时,语言还不够精炼。

《小蚂蚁》教案 篇6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幼儿对手指印画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印一印,画一画 ,而中班的幼儿更是对“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做画的《小蚂蚁》活动。让幼儿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印泥,记号笔、纸张、抹布若干。

 2、蚂蚁。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观看蚂蚁,了解蚂蚁的身体构造。知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六条腿,属于昆虫的一种。通过欣赏蚂蚁图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三、教师范画,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 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找出印画的方法。

 (2) 教师讲解手印画印小蚂蚁的方法,知道印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进行个别指导。

 (1)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

 (2)印完后要擦干净。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蚂蚁》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儿歌《小蚂蚁》

 2、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受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开启诗

 (课件出示)师:亲爱的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诵成玲珑的诗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晨诵。 昨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可爱的雪娃娃,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这首儿歌。

 二、复习儿歌《雪娃娃》

 过渡:太阳公公抱走了雪娃娃,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蚂蚁)

 三、学习新诗《小蚂蚁》

 师:对,是小蚂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小蚂蚁的这首儿歌吧。

 1、师范读。

 2、生自读。

 3、指名读。(正音)

 请学生领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做动作读;填空读。

 4、问题:

 小蚂蚁见面为什么碰碰小胡须?为什么排队走?

 请你夸夸小蚂蚁。

 5、拓展:

 我们早晨见到小朋友怎么说?见到老师呢?

 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出示自编诗

 小朋友,有礼貌,早晨见面问个好。 早上好,早上好!新的一天来到了, 我们一起上晨诵。 指名读、齐读。

《小蚂蚁》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小蚂蚁,知道小蚂蚁的生活习性。

 2、喜欢小蚂蚁萌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学会观察、认识小蚂蚁。

  活动准备:

 玻璃瓶里装有泥土和小蚂蚁。

  活动过程:

 1、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他们都有什么本领吗?

 观察小蚂蚁在泥土里的活动,知道小蚂蚁会钻洞,造房子。

 2、与幼儿交流:

 告诉幼儿小蚂蚁是用触角交谈的,它们在搬运粮食的时候是集体搬粮食的等一些科学知识。

  活动二:

 活动名称:小蚂蚁运粮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膝着爬行,增强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重点:

 继续练习手膝地着爬行。

  活动准备:

 小米袋、独木桥若干,画有猫、鸡、鸭头像的小房子三幢。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小蚂蚁头饰)我做小蚂蚁的妈妈,你们做谁呀?我们小蚂蚁听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吧!”

 幼儿扮演小蚂蚁,爬到场地中间。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蚂蚁模仿操,活动身体。

 2、爬的练习:

 —“我们小蚂蚁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猫、鸡、鸭)

 爬动着依次向小猫、小鸡、小鸭去问好,然后在爬回自己家来。

 3、游戏活动:

 —“冬天要来了,我们小蚂蚁要搬一些食物回家过冬啦!爬过草地和独木桥,游过小河,河对岸的草丛里就有许多粮食,看谁最聪明,能找到,把米背回家。”

 全体幼儿按照一定的路线寻找米袋,背在背上,可重复数次,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而调整。

 4、结束活动:

 —“蚂蚁宝宝背累了,出了很多汗,妈妈给你们洗个澡,冲一冲,抖一抖,摇一摇,蚂蚁蚂蚁真快活。”

 幼儿放松身体,离开场地。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谁的耳朵灵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谁的耳朵灵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略多于幼儿人数(会发声的乐器,如小铃、铃鼓等,铁罐若干,内装米粒、黄豆、纸团等)。

 2.空铁罐若干,黄豆、米粒、报纸若干。

 3.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感知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

 2.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声响找出与罐子内相同的物品,然后检验是否正确。

 ――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3.游戏:谁的耳朵灵。

 ――幼儿集中到活动室中间,用头饰遮住眼睛,由教师或一能力强的幼儿在全体幼儿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敲响某一乐器,请全体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4.讨论怎样保护耳朵。

 ――没有耳朵会怎样?

 ――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

 ――怎样保护耳朵? (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活动建议

 1.活动后可带幼儿到产外散步,听一听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

 2.除了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地上进行听辨音源的游戏。方法:幼儿戴上头饰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小铃,幼儿根据声音的来源朝相对应的方向前进。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但相对比较单一,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声音,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标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真实再现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发现、表达,提升经验。

谁的耳朵灵教案2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 提高幼儿的音准能力。

  活动准备:

 1. 钢琴。

 2. 幼儿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指导语。

 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唱歌,那你们知道歌曲是有什么组合起来的呢?对了,是节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游戏,它的名字叫《比比谁的耳朵灵》。

  二、规则。

 幼儿根据老师弹出的曲调拍手打节奏,并用"啦啦啦"哼唱。节奏、唱歌都准确的即为成功。我们来比比哪组小朋友的耳朵最灵敏。

  三、老师示范。

 钢琴弹do do do ,老师边唱"啦啦啦",边拍三下手。

  四、分批开展游戏,教师指导。

 1. 教师首先弹出特定节奏型的曲调,让幼儿用手打出节奏。

 2. 教师重复这一曲调,幼儿用"啦啦啦"哼唱。

 3. 教师第三遍弹奏,幼儿边唱边用手打节奏。

  注意:

 1. 给幼儿听的节奏可以由易(如2/4拍)到难(如切分节奏)。

 2. 对于幼儿唱错、拍错或者唱的和拍手不协调等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及时纠正。

谁的耳朵灵教案3

  目的:

 1.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 提高幼儿的音准能力

  准备:

 1. 钢琴2. 幼儿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型

  过程:

 一、指导语: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唱歌,那你们知道歌曲是有什么组合起来的呢?对了,是节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游戏,它的名字叫《比比谁的耳朵灵》。

 二、规则:幼儿根据老师弹出的曲调拍手打节奏,并用"啦啦啦"哼唱。节奏、唱歌都准确的即为成功。我们来比比哪组小朋友的耳朵最灵敏。

 三、老师示范:钢琴弹do do do ,老师边唱"啦啦啦",边拍三下手。

 四、分批开展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首先弹出特定节奏型的曲调,让幼儿用手打出节奏

 2.教师重复这一曲调,幼儿用"啦啦啦"哼唱

 3.教师第三遍弹奏,幼儿边唱边用手打节奏

 注意:

 1. 给幼儿听的节奏可以由易(如2/4拍)到难(如切分节奏)。

 2. 对于幼儿唱错、拍错或者唱的和拍手不协调等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及时纠正。

  教学反思:

 其实对这一堂语言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我花的心思不够多,但此次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还比较高。活动组织效果比较好,大多数幼儿能被吸引到活动中来,气氛比较热烈。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1、对孩子的能力水平单方面估计过高;

 2、教学环节设计的关联性不够,整个过程不够流畅;

 3、少数幼儿不能参与到其中。

 如果要真正上好一堂课,一定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磨合,更要不断地进行修改,最终虽还不是最完美的,但会缩短与完美的距离,这样也才能加快自己进步的步伐,否则只能是停滞不前。

谁的耳朵灵教案4

  教学目的:

 1、知道不同动物耳朵的异同点,说一说谁的耳朵灵。

 2、知道耳朵可以听到声音,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

  教学准备:

 1、儿歌《谁的耳朵灵》

 2、各种动物耳朵

 3、音乐

  教学流程:

 播放各种声音——了解动物的耳朵——学习儿歌《谁的耳朵灵》——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教师播放各种不同的声音,幼儿认真听,知道耳朵的用途。

 老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是小鸟、流水的声音。

 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听到的?

 幼儿:用耳朵。

 幼儿:小朋友们用手摸摸自己的小耳朵,它最喜欢听声音了。

 二、观看动物耳朵:幼儿通过认真观察,知道各种不同动物的异同。

 1、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动物的.,知道它们的耳朵哪里不同及功能。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习儿歌

 目的:幼儿能够念出并理解儿歌内容。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说一说小动物的耳朵。

 2、老师朗诵儿歌。

 3、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4、师生共同朗诵儿歌。

 5、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玩对歌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动手操作

 幼儿尝试动手操作,加深对动物耳朵的了解。

 把一次性水杯当做动物的头部,给小动物剪贴它们的耳朵。

谁的耳朵灵教案5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耳朵的异同点,并说说谁的耳朵灵。

 2、了解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流程:

播放各种声音——了解动物的耳朵——念儿歌——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播放各种声音意图: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倾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水声等)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

 二、了解动物的耳朵意图: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动物耳朵的异同点。

 1、出示各种动物的,分辨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处。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念儿歌《谁的耳朵灵》

 意图:能念出儿歌的内容。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动物的耳朵,今天,老师用一首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

 2、教师念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

 4、师幼共同念儿歌。

 5、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开展对歌的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幼儿操作意图: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头部,为每个动物剪贴属于它们自己的耳朵。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谁的耳朵灵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按指令活动的愉快。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态度和习惯。

  重点与难点

 听清完整的指令才能行动。

  活动准备:

 录音小鸟的歌声

  活动流程:

 室内听指令动作室外听指令动作

  活动过程:

 1、引发倾听兴趣。放录音:小鸟的歌声

 提问:听听这是谁在唱歌,你是怎么知道的?(听到)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我们和小手一起做个游戏吧,小朋友要听清口令做动作。小耳朵准备好了吗?

 说明:主要是突出耳朵能听的主题,并提出以听为要求的游戏规则。强调听得清楚,听完整游戏会玩得开心。

 2、听指令动作。

 (1)脸部动作。

 a撅起小嘴巴,做只小猪。

 b摸摸小鼻子,做只小狐狸。

 c一眼睁,一眼闭,做只顽皮的小猴子。

 说明:一开始语速可慢些,接下来可快一些并变换指令例:拉拉小耳朵,摸摸小肚子,梳梳黑头发,拍拍小膝盖。

 老师念儿歌: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开心。

 (2)手指动作。

 a变成q嗒嗒嗒。

 b变个相机喀嚓,喀嚓。

 c变成一把小榔头,修修小椅子,叮咚,叮咚。

 小结: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开心。

 (3)身体动作。

 a站起身来,转个圈。

 b学做一只老母鸡,拍拍翅膀,下个蛋。

 c学做一只小青蛙,呱呱跳,去捉花蝴蝶。

 d敲起锣,打起鼓,吹起小喇叭,放鞭炮。

 说明:要求听完指令,并把每一个指令用动作表现,教师可以示范,并视实际情况,指令可以反复。

 小结: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是因为你们听得仔细才能做得对。用儿歌小结。

 户外活动:

 游戏:

 1.小兔子捡落叶。

 目标:练习双教连续跳

 教师可先念儿歌:小兔子,蹦蹦跳,跳到树下捡树叶,一只小兔捡一片,许多小兔捡许多。

 说明:孩子捡了以后可检查一下是否捡一片,渗透1和许多的概念

 2、小蚂蚁搬豆。

本文来自作者[胡国帅]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4187.html

(4)

文章推荐

  • 粉球是什么

    粉球是一种化妆品,相当于散粉或者定妆粉。粉球是以球体形态,在涂完粉底之后,需要用粉球定妆。把粉扑放在球球上,然后盖紧盖子。来回上下把盒子摇上一会。然后打开盖子,拿出粉扑,然后轻轻按压擦在皮肤上即可。娇兰幻彩流星粉球:1987年,法国娇兰将蜜粉创新打造成多色粉球,为所有女性揭开了光采妆效的奥秘。201

    2025年09月08日
    22
  • 掌上投影仪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网上有关“掌上投影仪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掌上投影仪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上图展示的就是一款掌上投影仪。你最应该首先注意到以下这几个重要部分吗:1.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在橘色手环的后方有一个微型凸

    2025年09月10日
    14
  • 怎么才能打扮成熟干练一些?

    1、化妆。妆面不易太浓艳,精致淡雅的妆容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体现出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如果实在不会化妆也不要紧,擦点BB霜让肤色提亮,喷点爽肤水让皮肤看起来嫩嫩的,再擦点唇蜜也OK,不要显得一副很沧桑或不修边幅的样子。2、服装。如果你是社会新鲜人或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那么就选择有领(一定要)的衬衣或

    2025年09月14日
    15
  • 各种蔬菜的英语单词

    各种蔬菜的英语单词如下:西红柿在英语中通常被称为“tomato”,发音为[tme?to?]。这个单词起源于南美洲土著语言,最早的西班牙文献中将其称为“tomatl”,后来传到英国时被称为“tomato”,至今沿用不衰。西红柿是一种常见的果蔬,属于茄科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一带。在16世纪时

    2025年09月18日
    16
  • 植物妈妈有办法小节号怎么标

    植物妈妈有办法小节号怎么标如下:第一个小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原文: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第二个小节讲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原文: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第三个小

    2025年09月20日
    15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怎样计算的?

    wacc计算公式是:WACC=(E/V)×Re+(D/V)×Rd×(1-Tc)。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债务成本+(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债务成本×(1-企业税率)。Re=股本成本。Rd=债务成本。E=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D=公司

    2025年09月20日
    17
  • 脸上出现红血丝怎么办?

    不光要注意遮红血丝,主要还是要注意隔离,一年四季都必不可少,夏天一定要用防晒来保护皮肤。另外还要注意皮肤的保湿,缺水也是造成红血丝的原因之一,基本护肤必不可少,护肤水乳霜最好选择温和的东方-盛雪-系列,而不要过多在乎美白的产品,我本身用美白的会过敏,几率比较高,基本护肤完成以后,再用LZ雪莲隔离乳,

    2025年09月25日
    16
  • 解方程应用数学题100道

    1.解:设挖了x天。(4+6)x=24010x=240x=24甲:24×4=96乙:24×6=1442.解:设经过x分钟两人相距240米。(55+65)x=240

    2025年09月26日
    16
  • 咽炎引起高烧反复咋整?

    我和你一样的,过去花了近万元在嗓子上,,咽炎是很难受。我刚开始咽炎的时候,医生都给我挂水当肺炎治,要命,挂水挂了一个多星期,有时候遇见庸医了,真心害人啊。我现在只要受凉,咽炎犯了,就到中医院开中药喝,但是大夫一定要选对,要不还是会白喝那么多药汤!我前后找了五六个中医大夫,现在给我治疗的这个大夫开的药

    2025年10月01日
    12
  • 20年前有手机吗?_1

    我这个手机号码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个是第二个号,记得第一个号是模拟机,九字开头的。当时买这个机记得是16800元,一个月话费都是一千五百元左右。这些年换手机,话费的支出,二十万可能都不止了。现在老了,想想有点心疼,也为中国移动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现在2021年,20年前的2000年我买了第一部手机是

    2025年10月03日
    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胡国帅
    胡国帅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胡国帅”!

  • 胡国帅
    胡国帅 2025年10月03日

    希望本篇文章《《小蚂蚁》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 胡国帅
    胡国帅 2025年10月03日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胡国帅
    胡国帅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蚂蚁》教案8篇,欢迎阅读,...

    联系我们

    邮件:机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