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是属于綦江区的。
万盛奥陶纪公园的地理位置重庆市-綦江区-石名镇水云台一两公里处万盛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内。这里有“林中有石,石上有树,树石共生”的天下奇观,被誉为“绿色石林”。公园特色是“天空悬廊”,它成“A”字形,桥面铺设全透明玻璃,位于近300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
这里有“林中有石,石上有树,树石共生”的天下奇观,被誉为“绿色石林”。公园特色是“天空悬廊”,它成“A”字形,桥面铺设全透明玻璃,位于近300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
简介:
整个公园规划面积12.5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2平方公里,开发面积2.12平方公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孕育出了这里“林中有石,石上有树,树石共生”的天下奇观,被誉为“绿色石林”。
奥陶纪公园以奥陶纪地质地貌和自然生态为主体景观;以科普知识和巴渝文化为精神内涵;以“健康地成长、诗意地栖居”为旅游主题,是融游览观光、科考修学、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区。
其独特的科学和观赏价值、良好的生态保护、优质的人居环境在重庆市周边地区中极为难得,适合中小型会议、培训、团体旅游和广大市民休闲度假,同时也是青少年科考修学的第二课堂。走进奥陶纪,览五亿年地质奇观,赏数千载巴渝文化! 走进奥陶纪,与自然对话,让生命飞飏!
“云台地貌”的命名最早起源于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学景观研究(赵逊等,2005)。早期的研究者发现,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及其邻区众多宏伟壮阔、雄奇险秀的地貌景观都主要发育在产状平缓的元古宙和古生代岩石地层中,其中以红色砂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为主,因而分别将相应岩层中的地貌称为“砂岩地貌”和“碳酸盐岩地貌”。其中前者作为南太行山地区一种典型的旅游地貌景观被称之为“嶂石岩地貌”。张忠慧等(2004)和王凤云等(2004)在初步分析、总结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各景区内的碳酸盐岩地貌后,发现它们明显不同于岩溶作用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河流侵蚀切割作用的结果,因此将其称之为“云台地貌”;同时强调指出,“云台地貌”是指在太行山地区的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以长崖、瓮谷、围谷、悬沟和深切嶂谷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地貌形态,它是与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型、天坑型、三峡型(峡谷型)、溶洞型和桂林型(峰林-峰丛型)等地貌类型并列的二级地貌类型,称之为长崖-瓮谷型,并初步探讨了“云台地貌”中不同类型地貌景观的成因(张忠慧等,2003,2004;王凤云等,2004;杨东潮,2004;刘新号等,2004)。随后,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的科研团队在云台山地区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察后,从岩石地层、构造演化和第四纪地质等多个角度对该区的地学背景和地质-地貌演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科学分析与总结(赵希涛等,2004;高林志等,2004;马寅生等,2004;赵汀等,2004),发现云台山地区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和时代的地貌面或地貌体在垂向上层状分布及不同形态河谷地貌在纵向上交替变化两个方面,并且上述地貌发育特征都是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地壳差异运动和区域气候变化背景下,地表河流侵蚀切割作用的结果。在调查和研究基础上,赵逊等(2005)明确提出云台山地区的“云台地貌”本质上是在近水平岩层发育区,由河流阶地、唐县面和太行面等不同时代的地貌面在垂向上所构成的一种典型的层状地貌组合,其在河谷横向上表现为典型的“谷中谷”地貌景观。此定义抛弃了早期定义中的岩性约束,使“云台地貌”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并为其跻身一级地貌类型创造了条件。
伴随近年来地质公园的蓬勃发展,研究者发现,虽然局部岩石地层和地质构造的不同使得一些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特色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中许多地貌景观的成因背景和宏观地貌结构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和可对比性。特别是与“云台地貌”类似的一些地貌景观类型被逐渐发现,表明“云台地貌”具有明显的区域可对比性,同时也迫切需要对“云台地貌”的定义做进一步明确。因此,在综合考虑云台山及邻区“云台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机制,以及相似地貌景观的特色与主要控制因素后认为,“云台地貌”是指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发育的,垂向上由河流阶地、唐县面和太行面等层状地貌面所构成的典型的层状地形及由其构成的河谷横向上的“谷中谷”地貌景观。
本文来自作者[威金壵]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419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威金壵”!
希望本篇文章《奥陶纪是綦江的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奥陶纪是属于綦江区的。万盛奥陶纪公园的地理位置重庆市-綦江区-石名镇水云台一两公里处万盛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内。这里有“林中有石,石上有树,树石共生”的天下奇观,被誉为“绿色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