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有坏!最好是去医院看病!
如果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哪天有个新东东出来,就把大家担心的病老问题解决了,那真是一个大笑话(或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这些新发明可以)。从这个角度你就明白,不存在大告天下的绝世秘传,不存在人人皆知的灵验秘方。很多时候,一些奇特的东西、古怪的方子,都掌握在同样奇怪的个别人手中,因为这是必须的。不同的种子只有在不同的土壤里才能发芽。中国人很相信偏方,有很多人治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偏方。偏方到底治不治病,疗效到底有多少?我们就从医学的角度来做个说明。
药物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都是要经过多期临床实验检验验证的。首先是通过细胞学的检验,发现某种药物可能对某种疾病有治疗效果。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有很多药物,经过细胞学验证,可能并不适用于机体,这时候就要用到动物学的研究了。常用的医学动物多是小白鼠或者小白兔,有时候还要用到狗(爱狗人士恐怕要抗议了)甚至猴等。这些药物用在动物身上,看看有没有疗效。如果有疗效,并证明了安全性,也不能使用于临床。毕竟动物和人虽然都是哺乳动物,但是差别也是很大的。
所以此时会招募志愿者,验证有没有疗效和特别的副作用。这些人都是勇士,毕竟也不知道吃下去的是神药还是毒药。经过一这些志愿者的实验,如果发现有任何严重的毒副作用,都不能应用于临床。如果志愿者反应疗效不错,那还要扩大志愿者的范围,这就是临床实验了。经过多期的临床实验,如果发现药物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疗效不错,这才能应用于临床治疗。
有效率和治愈率的区别
治疗疾病时的疗效一般分为4级,即临床痊愈、显效(好转)、有效、无效。
在实际医疗过程中,任何药物对疾病的治疗都很难达到100%的有效,100%的痊愈更是无法达到。一般来讲,药物临床治愈率20为%左右。用药后症状、体征、化验指标等部分改善者,根据改善程度分为好转和有效,这部分患者占60%~70%。只有那些用药后症状、体片、化验指标无改善者或加重者,才是“无效”。
所谓的有效率,药物的有效率,不只包括治愈率,还包括那些用药后,症状、体征或化验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所占的比率。也就是说,只要病人用药后,病情有所改善,都属于用药有效。通俗的说100个人,如果有90个有经过药物的治疗有效果,那有效率就是90%。但是有效率并不等于治愈率,毕竟治病追求的是治愈,可能这90个有效的人中,最后治愈的只有70个,因此这个药的治愈率也就是70%。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药物的治愈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小于有效率的。也就是说,有效率并不是痊愈的比例。如果将有效率与治愈率的概念混淆,那么,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期望值就会过高。
人的个体差异性
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就有几十亿个不同的情况。因此一种药物很难适应所有的人。所以有的药物可能有效率和治愈率很低,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体质的人,反而可能更有效。这就是个体差异。虽然这些药物或偏方对某些特殊人群有效,但是能应用于临床么?不能,因为如果这些药物使用于临床,会造成大部分出现问题,危害更大。
何谓偏方?
偏方从名字上看就是不走寻常路,所谓偏方,是指组方简单,药味不多,易于就地取材,常流传于民间,不见于古典医学著作的中药方,对某些疾病或具有特殊疗效的方剂。但因为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实验和验证,如果就直接用于患者,很难保证安全性。另外又要扯到药物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上了。偏方在全部人群的有效率和治疗率可能不会很高,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就像没有最后走到临床应用的一些药物一样,可能效果不错。因此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这些不能正常应用的药物就是偏方了。
什么样的人追求偏方
除了一些偏执的人,就认偏方。大部分追求偏方的人多是患有难治性或不可治疗性疾病的人。这些人在正规的治疗后效果不好,不治又不甘心,因此抱着一试的态度,有希望就要试一试。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正所谓有啥别有病。如果生病的人是自己,尤其是难治疗性疾病,有希望都会试一试的。
但是现在的医疗条件,并不能满足很多人的医疗需求,而且很多疾病现在是束手无策的。所以,这也是偏方流行的因素之一。而且在中国,有很深的文化传统,经历了几千年的医疗文化的熏陶,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所以有很多人在无助的时候,会追求偏方。
偏方有没有效果
那偏方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肯定有,这些流传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东西,肯定有治疗效果。但是还是如上面所说,这些偏方的治疗可能并不适用于大部分人,如果适用于大部分人,就不能说是偏方了,那就是像本草纲目记录的正规药方了。所以偏方肯定不会适用于绝大部分人。只能适用于部分特殊体质的人。
当然有的偏方是流传了很多年,经过了很多人的验证,证明的确有效果的偏方。这部分治疗方法还称之为偏方,只是还没有经过正规的科学研究发现其科学性。因此说到底,偏方对于部分人可能有效,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效果并不佳。而且偏方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可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例如上文所说的会产生一些未知的副作用等,所以劝告大家,偏方尽量别用。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都是威胁 健康 的杀手之一,一些人为了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而又不想吃药时,千方百计的想用食物来软化血管达到预防的目的,于是有些人就选择购买高价的保健品、喝醋、喝红酒、甚至有些选择吃木耳、洋葱、或者树上的寄生茶等各种方法来软化血管。但是,真相是,这些软化血管的偏方,其实一直是骗人的。
就说我自己的父亲患者高血压已经有8年多,一直服药控制血压。有一天,我的一位伯公对他说吃小小的黑木耳能软化血管,就不用天天服用西药控制血压了。父亲听信伯公的话后,就从那时开始购买小黑木耳回来天天吃,不管我们子女怎样解释父亲就认准了小黑木耳能软化血管的说法。但是在父亲不停劝说的情况下,天天吃木耳,服药却是三头两天记得久服用;在父亲吃木耳一个月左右,高血压疾病——脑梗发作了,我们赶紧送入院救治,经过15天的治疗后终于把病情控制下来。从这次发病后,父亲再没有购买黑木耳吃过了。
民间软化血管的偏方,害了不少人!
吃黑木耳能软化血管?靠谱吗?
其实这样的说法我也是经常听到一些中老年人这样说的,而且很坚信其能软化血管,因为有些 养生 专家也在把它能软化血管的说法夸大美化它的功效。甚至还说洋葱、山楂等都可以软化血管,但是这些食物只是日常生活饮食的一部分,这些食物根本不能起到任何治疗作用,喜欢吃可以正常吃,并不能软化血管。据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任何官方表明: 吃任何一种食物能起到治疗作用,更不能直接疏通血管、软化血管、预防血栓。③
吃保健品能代替药物治病?
吃保健品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这种说法前几年更加风靡全国各地,很多老人们及一些患者求医的患者们更加不惜金钱购买一些所谓的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病。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火爆卖保健品团队,开始用一些免费赠送礼品的方式或者免费 “体验治疗 ”方式吸引大批患者,然后把其的效果神奇化,诱惑消费者购买。
可能很多人不懂得保健品是食品,不具有可靠的治病的功效。如果它真的具有能够治病的效果,国家药监部门就会批准其作为药品销售。既然这些东西被国家按照食品类批准销售,就说明它不能治疗疾病。
所以想要疏通血管或者是已经发现了斑块的血管要用它来预防或者疏通血管,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会耽误病情、甚至引起严重后果的!因此。如果你想用保健品疏通血管,请三思而选择!
喝红酒可以软化血管?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喝红酒能软化血管,这是很多人相信的说法。我们当地就有很多人一到小颗粒葡萄成熟的时候,纷纷购买葡萄自制葡萄酒,说能软化血管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且女人经常服用可以美容。
其实,这是一种骗局。 2022年1月20日,世界心脏联盟(Word Hean Federation,WHF)发布简报表示,饮酒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及时摄入少量的酒精也会增加一个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冠心病、中风、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房颤和动脉瘤。②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靠谱吗?
前段时间曾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特意到门诊来问我,说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可以停止服用药物。这样的问题一问后,我告诉患者不能相信喝醋能软化血管的说法。因为造成血管斑块的形成,是血管内长久积累的钙和脂肪沉积后组成的代谢物,称为血管斑块。有实验证明将钙浸泡在醋中的确可以溶解形成的钙物质;但是用醋来溶解血管壁形成的斑块,就不是这样简单了。因为人喝醋进入胃内是很难改变血液的酸碱度的。因为人体有大量的机制调节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因为喝醋就让血液变成酸性。
另外,血液要维持相对固定的酸碱度,如果偏离正常范围较多,也会对身体有害甚至致命。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空腹大量摄入醋,就会导致乙酸大面积腐蚀消化道溃疡周围组织,灼伤胃黏膜和食道,引起剧烈疼痛。
吃素不会得血管斑块,科学吗?
研究数据表明,素食的确有益 健康 !但是不能长期素食,一点荤都不进。
因为长期素食容易引起体内缺乏维生素,而B族维生素具有参与调节糖、脂代谢,使其转化为热量而消耗的功效。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B族类,反而影响糖、脂代谢,影响能量消耗,如果严重缺乏维生素B族类,还可能导致动脉硬化。
我的母亲就是一个非常能说明其不科学性的人,母亲因为对食物非常挑食,肉类基本不吃,基本上是以素食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毛病也逐渐增多,因为长期的素食,母亲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类,钾元素严重偏低,指标数是3mmol/L。导致容易被其他疾病感染。
本文综合自:
《人民日报》《 健康 时报》《喝醋软化血管,不靠谱》
本文来自作者[智祎芮]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432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智祎芮”!
希望本篇文章《民间偏方到底可不可信?》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有好有坏!最好是去医院看病!如果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哪天有个新东东出来,就把大家担心的病老问题解决了,那真是一个大笑话(或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这些新发明可以)。从这个角度你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