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充分认识作业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积极的作业情感体验。要把作业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突出作业研究在备课环节中的地位。作业内容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切实做到教、学、评一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科学地设计作业。作业的设计、布置与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倡教师布置作业之前试做学生作业,以确保作业难度水平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且数量适当。建设作业资源库,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不将各种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
三、创新作业形式。教师要坚持“零起点”教学,按照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布置系统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积极探索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四、合理布置作业。应采用“基础作业+弹性(特色)作业”的模式,“弹性(特色)作业”要体现分层,灵活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应当堂布置,不能只通过短信、QQ、微信等媒介布置作业,需书写的家庭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在电子设备上完成。不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五、严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可布置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业,如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探究活动、手工制作等阅读、实践体验类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三至六年级学生晚上9点前、初中学生晚上10点前确有困难,不能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第二天向教师说明情况后可以缓交作业。寒暑假期间的书面家庭作业一般每天平均用时小学不超过90分钟,初中不超过120分钟。
1、核心素养意味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全面发展意味着我们不能只盯着某一门功课,或者说因为学生数学很好,英语差一点我就无所谓,这种思想是不对的,所以要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改变自身思想,要以关注学生的个方向发展为中心。
2、具体做法可以如下操作,首先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让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其次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例如数学中可以穿插物理知识,物理课上可以通过一手古诗来导入问题等等;最后在作业方面多让他们去发现和动手,不要以死的知识为主。
本文来自作者[小碧儿吖]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22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小碧儿吖”!
希望本篇文章《作业布置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充分认识作业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积极的作业情感体验。要把作业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突出作业研究在备课环节中的地位。作业内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