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的是新课标还是老教材,我教的是老人教版教材的,你看下能用不!
辩证唯物论是强调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唯物辩证法强调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详细原理如下:
唯物论:
原理
1、世界的物质性
原理: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 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不以人
的意识为转移的。③总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
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中:自然界的客观性:
①原理: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
②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内容世界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世界出发,实事求是
3、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原理内容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反对否定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A、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物质,加速或延缓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原理:规律的客观性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和作用、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不可抗拒性,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方法论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从规律出发,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6、原理:客观因素(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第一, 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原理)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从客观条件出发(方法论)。
第二,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和从客观条件出发,也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原理) 把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联系的多样性、具体性、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联系的内容、形式、性质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具有具体性、条件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各 种不同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发展观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6、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2>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7.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8、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下次在传 困困了
- -内容太多,各有各的特点,+727150403,有问题尽管问,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在。
这里就说一部分方法吧,有点泛泛而谈。
对我们来说政治地理都很简单,反而历史难点。
1、你应该树立简单的观念才能做好。
2、政治大题有四个步骤:
(1)圈定范围,比如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唯物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矛盾分析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圈定范围是为了确定答题范围,答题角度只用在范围的下级知识构成中找,例如: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从联系,发展,矛盾的角度找。基本上每一个角度有一点到两点而已)
(2)定方向,比如,原因,措施,影响(影响包括好的和坏的),意义,作用,认识(认识题范围最广,从性质,原因到措施影响,所有角度都包括,只是答题时看材料给的是哪个角度就重点答哪个角度)。
(3)看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数,12分大概有4点,起码要答5-6点(除非你很有把握。因为只要你知识构成完整,角度是不会漏的,但是你觉得难,说明基本知识不到位)
(4)回到材料,政治答案基本全部在材料中有体现(为什么我这么肯定,你们老师肯定说过,理论出来后要联系材料,既然要联系材料就必然有材料体现),具体怎么看材料呢,
a、看标点符号,具有明显的分条的,一般来说都是一条一个点(有些是几条归为一个角度)。(基础知识不够的人只能多一分算一分)
b、看关键词,只要你基本知识够扎实(不是背得好,是对书上知识理解得到位),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一看就知道是想说什么。一般来说,一个关键词一点,找多少个关键词就是上面说的分值了。如果找不到那么多,或者角度重复,说明你肯定掉了要点,会丢分。(记忆到位,理解到位的人比较喜欢)
c、知识结构完整,从题干入手,它问什么,我就把知识结构理出来,跟材料一一对应找,找不到也写上去(这是一种死背书的人喜欢的方法)
总得来说,高中政治大题,要对所有书的结构了解很清楚,同时要理解每个知识的含义和用法。
有人说我找不到关键词,我看到了却想不到它要反映什么。我这有个方法,绝对有用:看书的时候要从头到尾全部看,包括名人名言,成语,小字。(我要强调的是后面说的三个。名人名言和成语在小题中出现,就是关键词。小字部分为什么要看呢,因为它是对相应知识的一种实际例子,也就是理论应用)大字和黑体字是要记忆的。小字是辅助理解和记忆的。
3、地理题这个我也存在问题,不过最近貌似解决了。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1)如果像我一样知道意思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建议多看书,在相关知识点上找到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记忆。(其实就是题目中碰到知道意思却写不出来的翻书看一下就可以了,题目无穷,多看多写就记住了。)
(2)地理材料少多图。所以要把所有的图,如气候图,地形图,等降水量图,行政图统一到脑里。以后做题目的时候先看图,自己猜一下它能考你什么,然后做题目,看看自己想的和题目是否一致,有漏掉的记住它,有多的,恭喜你,你的角度更全面(毕竟不是高考,平时考试做题为高考服务)
(3)地理更注重知识结构的整理。第一册是自然地理,第二册是人文地理,第三册是对第二册的补充,也属于人文地理,第四册是国土整治之类的内容,也是知识的应用。这个需要你自己整理。(因为出书人不可能胡乱编写,或者没有秩序。所以往往一本书中大标题是同一等级的,大标题中的小标题又是次一级的。而顺序是有一定规律得。我只能提示这么多,太多了)。答地理大题就是把相关知识往上面写,另外材料中可能形成一定答案(这是一种类似于政治的趋势)。
(4)平时做题目是为了学习,所以重在过程。做一个题目要知道它从书中的哪个角度来考的,看书的时候会潜意识的多注意这方面了。(这个过程往往会忽略,而且提醒你了,你也会轻视。但是谁用谁知道,高考见分晓)
都是我自己印象中的方法。肯定没有老师那么系统。有不足的地方请谅解。
本文来自作者[雨凝]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32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雨凝”!
希望本篇文章《高中政治哲学题中“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回答”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回答”分别需要写哪些要点才能不丢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你用的是新课标还是老教材,我教的是老人教版教材的,你看下能用不!辩证唯物论是强调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唯物辩证法强调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详细原理如下:唯物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