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确山打铁花传承人、知识产权所有人杨建军介绍,源自于北宋时期的确山打铁花大型表演原是炼丹道士与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每年春节共同祭祀太上老君祖师爷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后经千年流传,不仅增加了鞭炮、烟花,还把耍龙灯、打铜器、游社火吸收进来,形成一种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
“确山铁花”的表演形式和操作过程充满了神秘和惊险:组织者在一个宽阔的场地上搭起一个丈余高的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老杆”顶上绑上鞭炮、烟花等,称为“设彩”。花棚旁边立一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时,先把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即一根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的新鲜柳树棒,棒的顶端掏有直径3厘米大小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汁。打花者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花棒”(也叫“上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花棒”(也叫“下棒”),赤裸着上身,头上反扣一葫芦瓢,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十几个“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紧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中的铁汁冲向“花棚”后,遇到棚顶的柳枝立刻迸散开来,冲向夜空,犹如火树银花,绚丽多姿,光彩夺目。铁花又点燃了棚上的鞭炮、烟花等,顿时,铁花倒悬如火山喷发,鞭炮齐鸣似两军激战,雾岚氤氲,流光溢彩,惊心动魄。
每当打铁花时,附近的龙灯会都组织龙灯赶来助兴,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穿梭,称为“龙穿花”。“龙穿花”是显示每个龙灯队阵容、意志、技巧的最佳场合。“穿花”穿得最好的龙灯队会受到同行和观众的好评及敬慕,也会受到打铁花组织者的奖励,日后便名声大振。“打铁花”,为道教增添光彩。这无形中促进了“打铁花”活动的开展。显而易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
2008年,“确山铁花”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也是国内打铁花类表演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的保护项目。近年来,“确山铁花”曾先后在北京、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展演展示,还开展了“确山铁花”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等大型公益性活动,每次均引起轰动。央视一套(朝闻天下)、四套(远方的家)、七套(年味儿)、十套(铁水变烟花)、十三套进行专题报道 ,北京(北京您早)、江苏(漫天铁花代代红)、江西(金飞讲故事)、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宁夏、深圳、香港等10余家地方卫视和全国互联网各大网站多次宣传报道。
本文来自作者[庆浩云]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36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庆浩云”!
希望本篇文章《确山铁花的基本概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据河南确山打铁花传承人、知识产权所有人杨建军介绍,源自于北宋时期的确山打铁花大型表演原是炼丹道士与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每年春节共同祭祀太上老君祖师爷而举行的一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