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的 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
当我读到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这些话时,我内心很震惊,发现自己的无知,在孩子面前自己其实是无知的,却总是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无所不知。现摘录如下: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收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鞋子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一会儿而您偏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未来的先生们!忘记了你们的年龄,边个十足的小孩子,假如在小孩子的队伍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小,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的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您立刻回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的很:他能做嘘嘘哦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
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师范学校的同学们,小孩子变的成功便算毕业;变不成功,休想拿文凭!
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贻误了自己的孩子,也贻误了别人家的多少孩子啊!也有很多向我这样在贻误孩子,却高高在上说是教育孩子,为孩子好!
我变成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孩子。
精选陶行知教育故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出自《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释义:天下之大爱就是父母爱孩子的那种爱,父母是怎么爱孩子的呢,他们为孩子的长远考虑,把孩子的未来都考虑好了。
这段历史,不光留下了这句警言,更是提醒后人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培养人、塑造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出自《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际,大举攻赵,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则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
执意不肯,导致国家危机日深,就在赵太后严拒谏的危急形势下,触龙因势利导,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做人质去齐国,换取救兵,解除了国家危难的故事。
大家知道陶行知老先生吗?他是我国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爱国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陶行知教育故事一请木匠当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
3 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 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陶行知教育故事二活的生物课
晓庄一带草丛里蛇很多,经常有人被咬伤,不仅农民怕蛇,师生们也怕蛇,迷信的人还说是?蛇娘娘?作怪,碰不得的呢。
晓庄学校的生物指导员姚文采找到陶行知:?我想要进行一次蛇的教学做,让大家会辨别有毒无毒的蛇,懂得预防和救治的方法,打破恐惧和迷信的心理,你看怎样?
陶先生很赞同:?好的。我想,师范生将来出去都要到乡村办学,乡村蛇多,怕蛇是不行的。我们不仅要交给师范生蛇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捉蛇的本领。文采,你试试看吧!?
姚文采专程到夫子庙请了两位?蛇花子?来给大家上课。?蛇花子?把师生带到山里,只见他们仔细地观察草丛,一发现动静,飞快地扑上去用手按住?七寸?,然后一手抓住蛇尾,拎起来用力摔几下,没有几分钟,刚才还吐着血红舌头、狰狞可怕的蛇就散了架,成了软绵绵的一根绳子。反复几次以后,胆大的学生开始跟着学捉蛇,石俊同学学得很快,一个人就抓了几条蛇。原来,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大家把捉的蛇带回学校,?蛇花子?又接着讲了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讲了常见蛇的种类,什么青竹蛇、火赤链、眼镜蛇、蟒蛇、水蛇等,还讲了被毒蛇咬伤后怎样自救和急救,用哪些药来防治等。
许多人听得很有兴趣,提出不少问题:
?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那么快?
?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
?蛇怎么能吞得下大老鼠呢?
?蛇怎么生小蛇呢?
?
?蛇花子?抱歉地说:?这些我们就说不清楚了,还是请教你们的先生吧。?
姚文采忙叫大家安静下来:?刚才提的问题都很好,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关于?蛇?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以后,他们又上山捉了好几十条蛇,并分别放在笼子里,写上名称、特点、有没有毒和被蛇咬伤后的防治方法,还举办了?蛇展览?,供大家参观。
来看?蛇展?的农民很多,他们问:蛇是不是神怪?有没有?白蛇娘娘?看见两头蛇会不会倒霉?师范生都做了回答。石俊同学还把蛇围在脖子上,缠在腰里戏耍,解除人们对蛇的恐惧心理,既破除了迷信,又普及了科学知识。
?
晓庄的生物课教学真是既丰富又有趣。陶先生说:?这才是真正的活的生物课!?
陶行知教育故事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陶行知先生经常用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勉励学生,并处处为学生作表率。
有一次,有学生给他的诗歌、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他听了特别的高兴。其中,有位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中的最后一句改为?木头人?,他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给与肯定,说:?这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陶先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表明:真理才是唯一可追求的,在老师与真理之间,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
陶行知教育故事四小孩自动教小孩
晓庄师范学校被封闭后,几所乡村小学与幼儿园也被关闭,许多农村孩子又失学了。 1932年8月,晓庄的孩子们听说陶行知要在上海办一所让贫困孩子学习的乡村工学团,他们高兴极了,就一起给陶行知写信,希望能来?工学团?学习。
陶行知很快回了信:?你们来了,但你们的同学怎么办?晓庄有成千的孩子怎么办?为了你们都可以上学,我教你们个办法,那就是自己干,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边教边学,这样不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吗?同时,陶行知还写信请当地的农民陈金禄、董云龙等来帮助小朋友自己办学。
就这样,孩子们开始自己办学了。他们推选了胡同炳、陈云金、陈仪珍等10位同学担任小先生,农民们也推选了陈金禄等10位老农帮助管理学校。1932年9月4日,以孩子们当老师,古庙当教室,农民当?校董?的一所学校诞生了。开学那天,就来了80多个学生。
陶行知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马上派人到晓庄来看望孩子们。当他得知学校办得井井有条,很受孩子们和农民的欢迎,兴奋极了,马上提笔写信鼓励他们:?你们不要小看自己做的事,你们这个学校是教育史上的一个了不起的大创举。?还特地写了一首诗:
一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
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陶行知还亲自为学校取了个名字,叫做?儿童自动学校?,还写了两幅字,一幅是《手脑相长歌》,一幅是《自立歌》。
收到陶先生的来信,孩子们高兴地抢着传看。有个孩子提出:?大孩自动教小孩,难道小孩不能教大孩吗?后来陶行知知道后,他在发表这首诗时把?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了。
?儿童自动学校? 办起来后,学生不断增多,学校规模也大了,陶行知就把10位小老师编成两组,轮流到上海的?工学团?学习深造,农民们说?陶先生还叫种田娃?留洋?呢!?
在学校2周年校庆时,陶先生还派人给送来了2000多册儿童读物和一台收音机,并专门请人到晓庄来放**,3周年校庆时,陶行知还特地写来了祝词:
紫金山为笔,
青天为纸,
乌云为墨,
动手来写字:
?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
猜你喜欢:
1.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有什么
2. 成功教育的故事
3. 成功教育家的故事
4. 教育孩子的小短文故事
5. 名人励志学习的小故事
6.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体会3篇
本文来自作者[析振琪]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41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析振琪”!
希望本篇文章《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摘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的 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 当我读到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这些话时,我内心很震惊,发现自己的无知,在孩子面前自己其实是无知的,却总是高高在上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