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鳃鳗(学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鳗、七星子,小脆骨,是圆口纲、七鳃鳗目的一种古老动物,与鱼纲的鱼类动物并不属于一类,并不是鱼。一般所说的七鳃鳗指的是七鳃鳗目,下仅有七鳃鳗科,包括日本七鳃鳗、东北七鳃鳗、雷氏七鳃鳗等。
它的眼睛后面身体两侧各有7个鳃孔,这就是它叫做“七鳃鳗”的原因。七鳃鳗样子很像一般的鳗鱼,身体细长,呈鳗形,表皮裸露无鳞,背上有一条长长的背鳍,向后一直延伸到尾端并环绕尾部形成尾鳍,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没有其它的鳍存在。
扩展资料
无颌类脊椎动物七鳃鳗
七鳃鳗和盲鳗是仅存的无颌类脊椎动物。地质历史上,无颌类在古生代曾经十分繁盛,后来被有颌类代替,它们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阶段。虽然现生七鳃鳗的许多成体特征在泥盆纪晚期(约3.6亿年前)即已出现,但由于缺乏幼体和变态期的化石材料,人们对远古时期七鳃鳗的生命史知之甚少。
2006年《自然》杂志刊登了张弥曼等对内蒙古宁城早白垩世孟氏中生鳗的研究成果。孟氏中生鳗是迄今全世界淡水沉积物中七鳃鳗的唯一记录,且呈现出相似于现代海生七鳃鳗成体的诸多解剖结构和寄生习性,为了解古代七鳃鳗的形态特征和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百度百科-七鳃鳗
人民网-七鳃鳗化石研究获重要突破
位于头的两侧,眼的后方各有7个圆形的鳃裂开口,故名七鳃鳗。
七鳃鳗科(学名:Petromyzontidae),又名八目鳗、七星子,是圆口纲七鳃鳗亚纲七鳃鳗目的一个科,其下生物是至今少数仅存的无颌类脊椎鱼形动物之一。最古老的七鳃鳗化石,有3.6亿年历史,在恐龙出现之前。所以七鳃鳗被称为“活化石”,对于研究脊椎动物的演化有重要作用。
七鳃鳗体型为侧扁形,尾形为原尾形,体长约30cm;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皮肤裸露无鳞片。
头部:单一的鼻孔开在头顶两眼之间的中线上,鼻孔后方的皮内为松果眼;顶眼位于松果眼下方;头两侧鳃囊开口之前有1对无眼睑的眼;位于头的两侧,眼的后方各有7个圆形的鳃裂开口(故名七鳃鳗)。过去有人认为其鳃裂是眼睛,7个鳃裂加上眼睛共八孔,故也有八目鳗的别称。
身体前端的腹侧,有一圆形漏斗状的口漏斗,无上下颌,口漏斗的内侧有**角质齿,舌端也有角质齿的特殊“锉齿”
躯干:只有奇鳍,无偶鳍,背中线上有1-2个背鳍,雌雄成体背鳍有差异,雄性第二背鳍较高。
尾:一个尾鳍,尾鳍在外形上和内部骨骼上是对称的,呈原尾形。
与人类的关系
一种原来生活在海洋里的东亚叉牙七鳃鳗被不小心带入北美洲的五大湖之后,成了入侵物种。
由于成年东亚叉牙七鳃鳗靠吸食其它鱼类的血而存活,他们的入侵对五大湖的渔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受害尤重的是湖红点鲑(Salvelinus namaycush)、贝加尔白鲑(Coregonus migratorius)。
欧洲七鳃鳗亦是一种美食,欧洲的上流社会从中世纪开始就视其为珍馐。文献记载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爱吃欧洲七鳃鳗,结果有一次在诺曼底吃了太多的欧洲七鳃鳗后死去。
直到今天,在南欧的一些国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七鳃鳗仍然是一道昂贵的名菜。由于过度捕捞,欧洲的七鳃鳗数量一直在减少。
本文来自作者[凡易]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70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凡易”!
希望本篇文章《什么是七鳃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七鳃鳗(学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鳗、七星子,小脆骨,是圆口纲、七鳃鳗目的一种古老动物,与鱼纲的鱼类动物并不属于一类,并不是鱼。一般所说的七鳃鳗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