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有哪些

 初中数学的基本公式和定理有哪些?想了解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 初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有哪些”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初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有哪些

 1、初中数学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2、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3、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4、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5、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初中数学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拓展阅读:中考数学成绩不高的原因

 一、定理掌握不牢固

 在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同学基础的题目很容易出错,看似很简单,但是就是拿不到分数,是因为定理不记得,等到考试过后才发现,原来题目如此简单。

 套个定理就可以拿到分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简单的题不会,难题更不会。那你还怎么考高分?

 二、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

 刚刚也提到过,简单的题不会,难题更不会,那你还怎么考高分?说到底还是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再加上初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又非常的多,不加以记忆,学习方法也没有掌握好,数学成绩又怎么提高?

 因此,平常学生就要注意细节的把握,多练题灵活的运用公式定理,做题的时候也要举一反三。不要死磕一道题,因为数学题类型是非常多变的,核心的公式定理却是永远不会变的。

 所以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初中三年的所有公式定理,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只要把上课老师讲的理解透彻,再加上平常多家联系,运用公式举一反三,成绩就肯定会有提高!

初中数学公式归纳汇总

--------------------------------------------------------------------------------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 (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 (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 (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 b 、 c 有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2 ) ×180°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 菱形面积 =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 ( a×b ) ÷2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 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 定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 ( a+b ) ÷2 S=L×h

83 (1)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 那么 ad=bc, 如果 ad=bc, 那么 a:b=c:d

84 (2) 合比性质 如果 a / b=c / d, 那么 (a±b) / b=(c±d) / d

85 (3) 等比性质 如果 a / b=c / d=…=m / n(b+d+…+n≠0), 那么 (a+c+…+m) / (b+d+…+n)=a / 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SA )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SAS )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SSS )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 推论 1 ①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 推论 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1 ① 直线 L 和 ⊙ O 相交 d < r

② 直线 L 和 ⊙ O 相切 d=r

③ 直线 L 和 ⊙ O 相离 d > r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 ① 两圆外离 d > R+r

② 两圆外切 d=R+r

③ 两圆相交 R-r < d < R+r(R > r)

④ 两圆内切 d=R-r(R > r) ⑤ 两圆内含 d < R-r(R > r)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 定理 把圆分成 n(n≥3):

⑴ 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 n 边形

⑵ 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 n 边形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 正 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n-2 ) ×180° / n

140 定理 正 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 n 边形分成 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 正 n 边形的面积 Sn=pnrn / 2 p 表示正 n 边形的周长

142 正三角形面积 √ 3a / 4 a 表示边长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 k 个正 n 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 ,因此 k×(n-2)180° / n=360° 化为( n-2 ) (k-2)=4

144 弧长计算公式: L=n 兀 R / 180

145 扇形面积公式: S 扇形 =n 兀 R^2 / 360=LR / 2

146 内公切线长 = d-(R-r) 外公切线长 = d-(R+r)

实用工具 : 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 -4ac)/ 2a -b-√(b2 -4ac)/ 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 -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 -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 -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 2A=2tanA/(1-tan 2A) ctg 2A=(ctg 2A-1)/2ctga

cos 2a=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 n 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 B 是边 a 和边 c 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 a,b )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 D2+E2 -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 是圆心角的弧度数 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 ,S' 是直截面面积, L 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本文来自作者[纳平]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819.html

(4)

文章推荐

  • 关于COSPLAY新手化妆品的问题

    专家:常用化妆品包括很多种,它们一般是在完成皮肤护理之后使用。第一:化妆水我们在化妆前要涂抹一下化妆水,来补充皮肤的水分,柔软表皮,收敛毛孔,并可起到抑制妆面走形和脱落的作用。1.1化妆水的种类如今,根据人的皮肤特征,市场上有针对性的研制出四种类型的化妆水。(1)柔软性化

    2025年09月11日
    20
  • 早上睡醒皮肤干干的

    食物:喝猪脚汤,猪脚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长期喝会使皮肤光滑有弹性,还不容易产生皱纹。做法:生猪脚用清水煮,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煮2个小时。反正我煮的时候都是第一次煮完汤凉后看汤水是否变成凝固状,越凝固越好。涂抹:晚上洗脸后在脸上均匀的涂抹蜂蜜,在皮肤上保持一会再洗下去,然后再涂护肤品。晚上

    2025年09月14日
    19
  • 干皮底妆必看|亲测好用的四款大牌妆前乳

    干皮底妆的救命稻*:亲测有效的四款大牌妆前乳作为一名干皮星人,底妆一向是我的心头大患。卡粉、浮粉、起皮,这些困扰时常让我心烦意乱。经过漫长的寻寻觅觅,我终于找到了几款干皮底妆的救星——妆前乳。它们就像一层隐形的保护膜,抚平肌肤纹理,打造水润服帖的妆容底子。接下来,就让我分享一下我的亲身体验,揭晓这四

    2025年09月14日
    17
  • 张家口经开一小和经开三小哪个好

    总体来说,张家口经开一小和经开三小两所学校各有优势。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1.学校位置:张家口经开一小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经开区,而经开三小同样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经开区。在位置上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2.学校设施:张家口经开一小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90

    2025年09月18日
    22
  • 疤痕的疤字跟什么有关

    疤字和疾病有关,因为疤是病字旁,病字旁的字都与疾病有关。疤,汉语一级字,读作疤(bā)。从疒、巴声。人有疾病而倚箸之形是疒之范式。大蛇昂首而起所欲吞之形为巴之范式。疒、巴两范式叠加。皮肤上因伤病留下象蛇一样的痕迹是疤之范式。本义: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如:伤疤、疮疤、疤痕。衍义:引申指“器

    2025年09月22日
    25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是什么意思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意思是: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这一句是出自于先秦时期佚名的《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的是什

    2025年09月23日
    19
  • 《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有哪些?

    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的12个谜题包括:1.大象为什么不会跳水?2.羊为什么不会拉小车?3.鹅为什么可以一边游泳一边啃食水草?4.马为什么会睡觉站着?5.北极熊为什么它冬眠60天而不会便秘?6.咕咕鸟为什么可以在太空中正常呼吸?7.凤凰鸟为什么可以再生?8.人类早期祖

    2025年09月26日
    20
  • 维生素e给脸上怎么用 维生素e涂脸正确用法

    1、首先洁面,先对脸部进行清洁,确保脸部干净干爽,用清水洗去脸上的灰尘和油污,这一步是基础工作,直接决定了后面几步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比较油,用它来涂脸最好在晚上,白天涂脸上油油的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2、然后将维生素e软胶囊刺破,挤出其中的液体,倒在手掌心上。也可稍微加点

    2025年10月06日
    13
  • 如何去除抬头纹妙招

    1、改掉不良习惯其实很多MM出现额头纹,大多数是因为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引起,所以要消除额头纹,最重要的当然是改掉不良习惯。平时表情不要过于丰富,时刻保持昂首挺胸的姿势,看人时要正视对方,不要只抬眉眼不抬头地挑视,说话时也不要挑动眉毛,平时不要总抬额头,尽量避免出现表情纹。2、按摩击打消灭抬头纹指腹从额

    2025年10月08日
    10
  • 节约用水宣传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节约用水宣传工作总结(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节约用水宣传工作总结1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

    2025年10月09日
    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纳平
    纳平 2025年10月11日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纳平”!

  • 纳平
    纳平 2025年10月11日

    希望本篇文章《初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 纳平
    纳平 2025年10月11日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纳平
    纳平 2025年10月11日

    本文概览: 初中数学的基本公式和定理有哪些?想了解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 初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有哪些”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初中数学公式...

    联系我们

    邮件:机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