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感情中运用表达什么意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3、出处: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以庐山自喻,写自己有才却不被重用,在深山过着隐逸生活,不亦乐乎!表达作者从悲观到乐观的心情!而且也表达了很无奈的心情。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原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理解: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诗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背后

“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诗人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释义: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原诗: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8、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9、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扩展资料: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百度百科——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来自作者[天灵]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913.html

(4)

文章推荐

  •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6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训练营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正月(zhēnɡ)?掺和(cān)?翡翠(fěi)?水浒传(hǔ)B.骡马(lǘ)?似的(shì)?藏戏(zànɡ)?吞咽(yàn)C.搅和(huo)汤匙(chí)嘟囔(nɑnɡ)?哄堂大笑(hōnɡ)2.读拼音,写词语。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

    2025年09月18日
    20
  • 电脑开不了机出现英文界面

    这个问题是由于系统在固件、操作系统或UEFI驱动程序上发现未经授权的更改。这个问题是由BIOS的安全启动设置引起的-这实际上只用于Windows8或更高版本,建议在Windows7中关闭它,但默认情况下是活动的。首先先进入BIOS界面(windows启动时按住del键)windows启动时出现:

    2025年09月18日
    18
  • 刺猬与猫

    刺猬主要生活在灌木丛中,等到觅食的时候才会发生。一般都是以蚂蚁、白蚁、幼鸟、鸟蛋还有蛙和蜥蜴等动物为食。有时候还会吃一些农作物,在秋末的时候会冬眠,等到第二年春季的时候才苏醒。刺猬一般都在夜间活动,喜欢安静,遇到一丁点动静的话就会受到惊吓,所以在喂养刺猬的时候,动作要慢一些。刺猬一般都会远离人群的活

    2025年09月22日
    18
  • 二年级老师推荐的必读课外书

    二年级老师推荐的必读课外书如下:1、《花婆婆》——芭芭拉库尼2、《安徒生童话》——安徒生3、《中国成语》——衣若、赵镇琬4、《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罗尔德达尔5、《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6、《妹妹的红雨鞋》——林涣章7、《踢拖踢拖小红鞋》——金波8、《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帝皮德格雷9、《发明家

    2025年09月27日
    25
  • 为什么狗狗临死前都会离开自己的主人

    狗死之前都要离开家的原因:不愿意看到主人为它们伤心,希望保存“全尸”,它们的本能,不想被人打扰,寻找合适的地点,可能是返祖行为,可能是无法适应当下的家庭环境,害怕被吃掉。1、不愿意看到主人为它们伤心:主人比较人性化,试着和主人交往,其实很爱自己的主人,对主人的爱很深,知道几乎到了死的瞬间,选择离家离

    2025年09月28日
    21
  • 《变色龙》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的变色经过,研究?军大衣?细节描写,认识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形象。 2、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理解奥楚蔑洛夫反复变色的原因,进一步认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3、学会运用?变?中?不变?的方法分析学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并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刻画人

    2025年09月28日
    19
  • 眉山环保旅游景点介绍 眉山主要旅游景点

    眉山景点眉山景点介绍1、九龙山森林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杨场镇境内东南端,与夹江、洪雅、东坡区接壤。距丹棱县城18公里。“九龙山”因金牛湖两岸有九座山峰延绵起伏,远看犹如卧龙汲水,近观青山映绿水、碧波荡群山而得名。2、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_行南街,分别距成都、

    2025年10月03日
    11
  • 食品安全小报 手抄报

    食品安全小报手抄报: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

    2025年10月03日
    22
  • 西安到莆田多远多少公里:距离1825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719.0公里起点:西安市1.西安市内驾车方案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凤城八路行驶250米,调头进入凤城八路2)沿凤城八路行驶6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凤城八路3)沿凤城八路行驶490米,在第2个出口,朝凤城八路/开元路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凤城八路4)沿凤城八路行驶100米

    2025年10月09日
    9
  • 儒家传统文化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_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选自儒家经典的专门章节和精采文章选段,语言优美,字句凝练,立意深刻,对中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行为价值的判断、伦理道德的形成等方面都产生了

    2025年10月10日
    7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天灵
    天灵 2025年10月11日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天灵”!

  • 天灵
    天灵 2025年10月11日

    希望本篇文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感情中运用表达什么意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 天灵
    天灵 2025年10月11日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天灵
    天灵 2025年10月11日

    本文概览: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联系我们

    邮件:机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