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节,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一是呼吸的全过程。而后者又包括“呼吸运动与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知识点。
对于第一个问题: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呼吸道又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分组成的。
第二个问题:
一个完整的“呼吸供能”过程应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呼吸运动阶段(也叫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呼吸系统的活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这一阶段中,呼吸道(包括肺泡)中的氧气的浓度最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最低。
(2)运输阶段
氧气和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的运输,直到组织液旁的毛细血管。
(3)呼吸作用阶段
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在这一阶段中,细胞中的气体氧气的浓度最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联系是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气体交换。在物理中,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即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方向扩散,浓度差是扩散的动力。肺泡中的氧气浓度最高,所以,它向血液扩散,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所以它向肺泡扩散,两种气体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扩散,形成了气体交换。这一过程,也叫肺换气。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联系是穿过细胞膜的气体交换。由于细胞中的氧气被消耗掉了,所以它的浓度最低,组织液中的氧气向细胞内扩散;同样,由于呼吸作用的结果,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便向组织液扩散。这一过程,也叫组织换气。
答案:1.D。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所以每个核糖上连有2个碱基,每个碱基上连有2个核糖。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A一定与T配对,C一定与G配对,所以DNA中有A=T,C=G。
2.D。②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碱基。③的“O”内符号的含义是DNA中的核苷酸。①中符号含义是ATP中的腺苷,④中符号含义是RNA中的碱基。
3.D。DNA双链上相对应的碱基以氢键连接,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二酯键联系起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
4.C。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含15N的为2个,所以A、B、D正确。根据含C60个,可以推出原DNA中有G60个,A=T=40。复制需要的A为14*40=560
5.C
6.C
7.(1)14N 15N (2) (重中) (3)0∶2∶6 2∶16(或1∶8) (4) 1 50%
本文来自作者[开艺涵]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596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开艺涵”!
希望本篇文章《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总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第10章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节,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一是呼吸的全过程。而后者又包括“呼吸运动与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