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敢作为缅甸掸邦的一个“特区”,当地民众多是汉族人,用的电话、手机、电视跟云南省的一样。 2009云南网讯 8月27日下午,靠近中国云南省的缅甸果敢地区发生战事,引发缅方边民恐慌并大量涌入我境内,目前涌入人数仍在增加。云南省从维护两国友好关系和边境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进入我境的缅方边民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划定区域、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卫生保障。截止至8月28日凌晨,涌入我境的边民约1万人。相关资料:果敢南伞,位于云南西部临沧市镇康县境内的边境小镇,是临沧地区与缅甸的重要边境贸易口岸之一。距南伞百米之遥就是果敢。果敢原本在清朝以前属于中国,被英国入侵后划入缅甸,后成为缅甸***的控制区,通过与缅甸中央进行停火谈判后,果敢成为缅甸掸邦的第一特区,实行高度自治,拥有军队并自行管理内部事务。果敢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使用人民币,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区号,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果敢近15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从中国进口,可谓与中国唇齿相依、血脉相连。
在缅甸的掸邦地区为何多汉族人
果敢——地图上属于缅甸的华夏土地缅甸东北部有三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国中之国~其领导集体都是汉人。这三个汉人政权均位于缅甸东北部的禅邦~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即缅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区。
那里生活着果敢,即汉族,佤族等民族~,那里在一百多年前原属于清政府果敢县~邦桑县等管辖~后来英国殖民者占领的缅甸~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并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
将这些地方,缅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区,划归英属印度的缅甸殖民地~致使原先血脉相连的中国人被划分到两个国家,70年代后缅甸发生排华运动~那里的汉民族为了避免缅族的迫害~争取民族平等~改称“果敢族”。
由于掸邦在地理上同我国云南省相毗连,掸族与我国的傣族又是同源异流的民族,因而历来同我国有很密切的关系。英国殖民者并吞缅甸前,掸邦土司一方面向缅甸国王纳贡称臣,同时也向中国皇帝进贡并接受其册封。元、明、清三代在现今缅北的木邦、摩密、蛮莫、孟养等缅甸地方土司,均归云南布政司管辖。明末桂王永历帝逃入缅甸时,曾以掸邦为基地与清政府作战,随永历帝逃入掸邦的部分汉人后来与掸人通婚,并定居掸邦。现今的掸族还分为普通掸族与中国掸族(即汉摆夷)两大类。后者不仅人数居多,文化较高,而且有中国汉族的血缘关系。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掸族很多生活习惯乃至服饰都与汉族相似。掸傣关系极为密切,双方结亲者甚多,他们跨国界而居,隔界河相望,通婚互市,走亲串戚,亲如一家。
掸邦在经济上也同中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有一条从四川成都,经云南的大理、保山、德宏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线即“蜀身毒道”,被称之为西南陆地的“丝绸之路”。在这条古商道上,中国商人与掸国(今缅甸)或身毒(即印度)的商人进行货物交换,用丝绸或邛竹杖,换回金、贝、玉石、琥珀、琉璃制品等。古老的蜀身毒道的路线,与今天的川滇公路、川缅公路、缅印公路的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不少路段完全重合在一起。交通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从古到今两国边民的商业往来,边民互市,源远流长,始终没有间断过。
战前云南商人每年运大批布匹、食盐、铁器等日用品交换掸邦的白银、药材等土产。中国的矿工和建筑工人在开发掸邦资源上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南渡矿场(老银厂)即为旅缅的中国人参加创建,二次大战前该矿场工人有半数以上是中国人,云南每年往掸邦谋生的季节工人约有七八万人之多。1938年8月滇缅公路全线正式通车,中国同缅甸掸邦之间往返更密切。1942年日本侵占缅甸后,“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转战于缅北掸邦一带,抗击日本侵略军。战后“中国远征军”返国,其中一部分人留在掸邦一带专事买卖。目前,在掸邦境内有华侨七八万人,他们大多数是云南人,在当地多从事商业和建筑事业,这些华侨华人对沟通掸邦城乡物资交流和繁荣城乡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来自作者[郗力]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631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郗力”!
希望本篇文章《在缅甸比较有影响力的华人武装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在果敢作为缅甸掸邦的一个“特区”,当地民众多是汉族人,用的电话、手机、电视跟云南省的一样。 2009云南网讯 8月27日下午,靠近中国云南省的缅甸果敢地区发生战事,引发缅方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