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
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
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初一历史期中考点
期末考试就要到了,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归纳总结了初一上册历史必考重点,供同学们参考复习,希望大家期末可以取得好成绩。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中华文化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商鞅变法1、背景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发展需要: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原因);(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最能体现变法性质);(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国富);(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兵强)
5、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③商鞅个人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重点知识点有:
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为了推动这场革命,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创立了同盟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和筹备工作。
这场革命的最终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如统治阶级的腐败、民众的觉醒、国际格局的变化等。
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的主张是“民主、科学、进步、自由”,具有强烈的反传统色彩。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胡适、陈独秀等人,他们主张拒绝传统文化,接受现代西方文明,推动社会变革。
他们积极地倡导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
知识扩展
历史,通常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人类在时间上的记忆和经验。它既包括个人的历史,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人类学的历史。
历史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进程,它不断地塑造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历史是一种叙事,它通过故事、事件和人物来展示人类过去的发展和变化。这些故事和事件包括战争与和平、政治与经济、文化与艺术等方面,它们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本元素。
历史也是一种反思和批判,它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反思,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历史也为人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使人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历史是人们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历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这种了解和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总之,历史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人类过去的记忆和经验,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自己和世界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自作者[江南慕雨]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696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江南慕雨”!
希望本篇文章《初一历史《甲午战争》知识点归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1.时间: 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 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