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不是越大越好,是越新鲜越好,乌鱼具有药用价值,有消肿作用,所以对伤口有好处。
1、乌鱼味甘性寒,有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效用。产妇及做过外科手术的病人,用500克以上的乌鱼一条,刮鳞去鳍肠后,加水、盐少许,炖汤服,可促进子宫和伤口愈合,去淤而生新。病后体虚之人,经常食乌鱼炖汤,有滋明养心,除湿消肿之效用。
2、此外,产后无乳或少乳时,用500克以上乌鱼一条,油煎后加水、黄酒、盐、味精适量,炖汤,待汤汁白如乳汁时,连汤带食用,其催奶之功远胜于鲫鱼汤、鸡汤。
3、治慢性肾病综合征,浮肿不退,可用500克以上乌鱼一条,剖后洗净,将大蒜、赤小豆填满鱼腹,用厚、纸裹数层,用水浸透,置灰火中煨熟,淡食或蘸糖、醋吃,在一天内分几次食完,连服数天。治肾病、心脏病和养障碍性水肿,及孕妇水肿、脚气浮肿等,用乌鱼500克,冬瓜200克(切块)同煮,加入葱白10克,食盐少许服食。用乌鱼一尾,去肠杂,将苍耳叶填入腹内,另在锅内放入苍耳60克,将乌鱼放在苍耳叶上,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煨熟,淡食,有祛风解毒,补虚扶正的疗效。
墨龙睛鱼怎么养
我家屋后的后山上,有一个新挖的才2年多的池塘里,我们一个鱼苗也没放,但把水抽干以后,我们搞了200多斤鱼,其中还有一条3斤多的大黑鱼,这让我们很诧异,这些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为了灌溉,在后山挖了一口塘
我们家是在安徽南方的一个小山区,家里的农作物主要是以水稻为主,家家户户都有十来亩田。
对于我们来说,种植水稻最麻烦的就是灌溉这一关。
因为水稻种植以后要经常性的蓄水,让我们家的农田都是在后山上,每次蓄水的话,要从山脚底下拉上100多米的水管,从山底下抽水到山上的农田里。
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非常耗钱耗时间,因为抽水的距离远,那么往往灌溉好一亩田,光电费就不少,还要专门把一个人拿着水管对着稻田,挨个挨个的灌溉。要是遇到干旱的天气就更麻烦了,一周得灌溉两次。
因为灌溉的成本太高了,所以我爸和在后山上有农田的几户人家一商量,大家一拍即合,那就在后山上挖一个小池塘,专门用来蓄水灌溉农田。
当天就叫了挖土机过来,在后山上进行开挖,不到三天的时间,山上就挖出了一个池塘
池塘在挖好了以后,正好下了一场大雨,这样池塘里面就有水了,灌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二.一次无心的举动,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因为主要是用来灌溉农田的池塘,大家也没有在意太多,而且池塘里面的水相对比较封闭,流通方式主要是几条山沟,大概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长满了水草,经常有水鸟在上面跑来跑去。
我爸平时喜欢放一些地笼,用来捕捉一些黄鳝,大多时候地笼都是放在农田里面的。
有一次工作回来太晚了,到处找农田放地笼也来不及,我爸就干脆把地笼下在后山池塘的四周,也就没有在意太多了。
也就是这一次无心的举动,让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惊喜。
放完地笼,第二天早上,我爸去取地笼的时候,原本没有抱任何的希望。结果他在取第一个地笼的时候就感到了惊喜,因为笼子里面有黄鳝。
而那天早上,我爸在后山的池塘里面收获了快差不多三斤黄鳝,当时真的是把我们给惊讶到了。
一个山上新挖的池塘,才一年多的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黄鳝呢?
后来我灵机一动,反正这池塘里面都有黄鳝,是不是也有鱼?
于是我一路小跑着,到了后山的池塘边。或许是夏天的原因,我真的看见了一群鱼儿浮在水面上来回游动,但不是特别大。
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兴趣,这池塘里还真的有鱼。
一个被人忽视的池塘,也从来没有人钓过鱼,我来钓一钓,说不定收获颇丰呢。
于是在一次雨后,我带好渔具和鱼饵,来到了后山的池塘。
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一个下午,我钓了整整将近五斤鱼,而且大多是鲫鱼,最大的一条鲫鱼竟然有八两,这让我非常的吃惊,甚至是觉得不可思议。
我爸和几个叔叔伯伯看到我的战果,也是很惊讶,都说这池塘里面估计还真有不少鱼。
三.年底抽干鱼塘,抽出了200斤鱼,最大的一条3斤多
到了年底,池塘里的水也不多,我爸和几个叔叔伯伯当时在家也没什么事情,想着正好马上过年了,可以搞一些新鲜的鱼吃吃。
他们花了两天的时间,两台水泵抽了整整两天,池塘里的水基本上算是抽干了。
快抽干的时候,鱼儿在水里面扑通扑通的跳动着,大家在一起摸了将近200斤鱼,而且我爸还逮到了一条三斤多的大黑鱼,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回来后我看了一下这些鱼,多半是鲫鱼,也有一些鲤鱼和其它的品种,把我们开心坏了。
这些鱼儿,我们几家几户分了一下,有的拿去卖了,有的拿去腌了,做成了鱼干。
四.为什么一个新挖的池塘没有放过鱼苗,竟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面有这么多鱼呢?
早些年的黄鳝,现在的鱼,都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这个池塘,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打算养鱼,所以根本就没有放过鱼苗,现在突然出现了这么多的鱼,让我觉得很奇怪,只是好奇,他们怎么来的?
我带着疑问,问了一下爷爷,因为他们老一辈人经历比较多,了解的也比较多,或许能够告诉我这些鱼儿从哪里来的?
当爷爷听完我这个问题以后,笑着说,这些鱼儿到底从哪里来的,这也没有人真正的知道,但是有几种可能性的情况,导致后山的池塘里面有了鱼。
1.池塘里面自己长出来的“鱼”
爷爷说,你看这池塘里面长满了水草,在农村有句老古话说的是,千年草籽万年鱼。
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怪异,但是也不能够完全否认不存在。
因为地质都在快速的变化,泥土里夹杂着一些鱼卵的情况,也是非常有可能,这些鱼卵往往生命力特别顽强,能够实现快速的繁殖,因此慢慢的就有了鱼。
当然了,这样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毕竟鱼卵脱离水源,能够生存这么长时间,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也不要完全否定这种情况的存在或者是不可能。毕竟世间万物,无奇不有。
2.外界动物给池塘里带来了鱼
学过生物的都知道,其实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有水,有水草,还有各种各样的一些小生物,比如说青蛙,蟾蜍,水蛇这些。
这些生物往往是活动的,他们有的长期生活在池塘里,有的从别的地方流通过来的,那么往往在他们的饮食当中,可能就吞下了一些鱼籽,它们来到池塘里面生活,通过排便的方式,慢慢地将这些鱼籽排了出来,这些鱼籽就在池塘里面繁殖了,后期如果水土物质营养比较高,那么鱼籽的繁殖速度非常快,而且鱼儿们也长得比较快。
这其中一种典型的生物就是水鸟。水鸟最喜欢做的就是捕食鱼儿来作为自己的食物,他们往往在空中飞翔之时,看到池塘里面游动的鱼儿,会猛地一个冲刺,直接用长长的嘴巴叼走鱼儿,将整个鱼儿吞到肚子里,然后再找到一处有水草的地方栖息。
后山的池塘里面,水草特别旺盛,而且雨后常常会有大量的水鸟,这些鱼儿的出现,说不定就是水鸟在吞食鱼苗以后,排出的便中带有鱼籽,从而在池塘里面繁殖。这种几率也是比较大的。
3.池塘“收留”的鱼儿
后山的池塘虽然没有和一些别的池塘直接性地联通,会通过山沟和一些池塘连接,这些鱼儿就有可能来自于别的池塘。
天气燥热之前,我们经常性看到池塘里面有鱼儿来回的跳跃,是因为水下的气压比较低,有些鱼儿也是闷得喘不过气来,就会来回的跳动来吸收氧气。
而往往一场大暴雨以后,塘里的鱼儿就非常的活跃,它们喜欢活水,会随着流动的水流一起漂泊,通过山沟慢慢地流到了屋后的池塘里,被后山池塘“收留”,慢慢地成家繁衍后代,所以我们的后山池塘里面也就有了鱼,而且这些鱼儿有大有小,有着不同的品种。
4.有人馈赠的鱼儿
还有一种情况,这些鱼儿就是人为放进去的,只不过不是我们自己放的,所以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况。
家门口有不少人喜欢钓鱼,他们有的时候钓的鱼不多,还不够吃的,或许就有可能将这些鱼儿全部倒到了后山的池塘里。
现在也有不少人喜欢做好事,讲究放生,他们定期的会从菜市场买各种各样的鱼儿,到池塘里面进行放生,为了这些鱼儿不被人钓走,多半会选择一些偏僻的,水草比较多的鱼塘进行放生。
所以说这些鱼儿有可能是人为放进去的。
5.死里逃生的鱼儿,流落“异乡”
爷爷接着说,因为是山上的池塘,水也比较清,有不少邻居会在池塘边洗洗菜,那么也有一种可能性的情况,从别的地方买了鱼,在池塘旁边准备洗鱼的时候,不小心被鱼儿逃跑了,那么这些死里逃生的鱼儿就会在池塘里面安家落户,重新生活,繁衍后代。
后山池塘里面的鱼儿可能主要的来源就是这几种方式,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这也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是不少人一直想弄清楚,为什么有水的地方就有鱼。
那些黄鳝泥鳅就更好理解了,他们往往能通过打洞,钻泥的形式,从一些农田里面穿过来,最终也会在池塘里面进行生活。
听完爷爷的一番话以后,对于后山池塘里有鱼这样的情况,也算是了解的差不多了,这一回也总算是长见识了。
我的感受:
了解的越多,对于自然的生存环境越佩服,大自然里面的确有很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去探索,去解密。
在这条路上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的认知和我们的思维,我们更加客观立体的看待我们的世界,用多种可能性的思维去理解一件事情的后果。
你觉得山上的池塘里面在没有放鱼苗的情况下,鱼是怎么来的呢?都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1、喂食:饲喂的都是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饲料和白芝麻等。动物性饲料如水蚤、蚯蚓、黄粉虫、青虫、皮虫等。主要喂食的是蚯蚓和白芝麻。红、黑的蚯蚓都可喂。不要喂买来的劣质金鱼饲料。因为这种饲料淀粉太多,营养差,不易消化,水质容易污染,金鱼吃了营养不良,金鱼生长就比较慢了,还容易得病。金鱼只要吃的是容易消化的食物是不会撑死的。 什么时候喂食,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不宜多喂,以吃尽为止。否则会污染水质的。
2、光照:最好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照 射1-2小时的地方。这样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起到防病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尽量做到鱼病预防为主,用药为辅。同时,由于光合作用,鱼体的颜色也比较鲜艳美观。
3、换水:要经常换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换水时只能换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能一下子换去很多,鱼儿不适应。保持水族箱中水质澄清至为重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鱼才能生长,长的快。否则就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什么时候换水,没有定论,可根据水质而定,水质混浊的多换,否则少换。
4、放养密度: 家养的长方形水族箱因体积较小,千万不可多养,宜少不宜多。如在长为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内,可饲养5~7厘米长的小金鱼6 ~8尾。鱼体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豪华型的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这些放养密度只是参考数字,还要看水温的高低、鱼体的强弱和水质的好坏来决定,不能机械行事。一般说来,鱼体大,养数少;冬季多养,夏季少养;水温低时可多养,水温高时要少养。家养金鱼,如掌握了上述要点,就一定能够使金鱼保持健康活泼,色彩鲜艳,游弋水中,受人喜爱。
本文来自作者[天灵]投稿,不代表机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ker.com/jke/7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机氪号的签约作者“天灵”!
希望本篇文章《乌鱼越大越好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机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乌鱼不是越大越好,是越新鲜越好,乌鱼具有药用价值,有消肿作用,所以对伤口有好处。1、乌鱼味甘性寒,有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效用。产妇及做过外科手术的病人,用500克以上的乌鱼一条...